1、判断题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设立经济特区是因为这两个城市
[? ]
A.临近香港、澳门
B.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C.已经有许多外资企业
D.工业基础雄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就是农民生产的粮食由国家统一收购,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供应。到1992年底,粮食“统购统销”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B.国家经济体制的改变
C.农民生产自主性增强
D.粮食流通渠道多样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粮食“统购统销”属于计划经济的产物;到1992年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粮食“统购统销”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A.社会主义现代化
B.农业合作化
C.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化三改”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一化三改”有关史实的再认、再得知:“一化”是指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邓小平理论提出的客观条件不包括( ? )
A.东欧及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改革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B.邓小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丰富
C.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现状的需要
D.建国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工作经验教训的总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79年,深圳的谬真一家5口每月可凭猪肉票买6.80元的肉,凭豆腐票买0.64元的豆腐,可凭鱼票买3.20元的鱼,可凭海味票买0.70元的海鲜。这一现象可以印证当时
A.人们的饮食结构非常合理
B.我国已完全打破计划经济体制
C.政府给予深圳特区特殊的经济政策
D.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目中深圳的这户家庭每月可买到的东西都是凭“票”购买的,可见当时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所以可以印证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