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因为它?(?)
A.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C.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11年6月16日凌晨,我国大部分天空逐渐出现一轮红月亮,成为11年来月全食持续时间最长和食分最大的月全食。如果这一现象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最有可能的感慨是
A.皇天见异,天灾将至,各级官吏谨防以待
B.皇天见异,非祥瑞之兆,必有反民
C.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D.此乃天理循环,日月运动所致,不足为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汉武帝时采纳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皇帝对国家的治理,天会有相应的天象作为反映。红月亮明显是异象,在汉武帝时会被认为是上天的警告,皇帝一般会发布罪己诏。故选C。A项只是涉及到自认灾害;B项与分析不符;D项是对客观的唯物解释。均错。
点评:天人感应学说是董仲舒提出来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君权神授,另一个方面是皇帝权力也不能无限制的乱用,要实行仁政,否则天将降下灾异警告。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董仲舒的其他的主张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近代化:①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向重工业发展? ②受到国内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抗? ③缺乏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 ④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我国近代化最初是由封建地主阶级领导开始的,五四运动后,又由无产阶级领导,所以④是错误的;中国的近代化从轻工业开始,欧美国家的近代化也是从轻工业开始,所以①是错误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71—1980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多达69个,超过了1949—1970年,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中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B.“文化大革命”杰出的外交成就
C.中美关系的改善
D.美苏“冷战”趋向缓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错误,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是在改革开放后;B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外交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不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D项错误,美苏冷战趋向缓和是在20世纪80年代。因此ABD项均不符合题意。中美关系的改善,使得倾向于美国的西方国家纷纷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1)根据图一回答,1958-1960年、1960-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发展的趋势各是什么?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0分)
(2)根据图二回答,1976-1987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发生了什么变化?试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4分)
(3)从图一、二工业国民收入的发展变化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1)1958-1960呈上升趋势。(2分)
原因:①“一五”计划完成,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②“大跃进”运动直接推动了工业国民收入的增长。(4分)
1960-1961年呈下降趋势。(2分)
原因:针对“大跃进”造成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党中央开始执行八字方针,对工业实行调整。(2分)
(2)1976-1987年间迅速增长。(2分)
原因:各项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2分)
(3)启示:经济政策应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或生产关系的调整、政策的制定要适应生产力水平)(2分)
本题解析:(1)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时,1957年又成功完成了“一五”计划,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可谓凯歌行进。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大跃进”运动在建设上追求大规模,提出了名目繁多的全党全民“大办”、“特办”的口号。
1960年提出要长期保持大跃进,继续要求工农业生产达到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对1959年上半年压缩指标进行不公正的指责,一味强调反对右倾,要把干劲鼓足。在各地粮食告急的情况下,还不断追加基建投资、追加基建项目,钢年产量指标一吨也不能少。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又再度全面地泛滥起来。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的三年“左”倾冒进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大跃进”运动也被停止。1962年七千人大会后,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并由此开始了全面的国民经济调整工作。
(2)“文革”后,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顷错误,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策略,把发展经济作为重要任务。
(3)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