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的经济》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六)
2021-06-24 06:11:46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福州文人郭柏苍在《沁泉山馆诗》中写道:“年来通商号令行,穷黎遍享茶山利。高阜小邱(丘)恣铲除,百万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下列有关这种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④反映了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古代中国传统经济是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 ①②③都符合自然经济的情况, ④无从体现,因此选C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 点评: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主要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生产技术主要是------精耕细作,技术先进;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器牛耕;农业的起源----起源早,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世界领先;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产业结构特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两汉时江南地区落后于黄河流域的原因有:①地势复杂 ②气候过于炎热潮湿 ③人口稠密 ④生产技术落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两汉时江南大部分地区人口稀少。西汉时的山东包括现今的诸多省份和地区,是当时最大的粮食产地。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 材料一 有人说,如果不懂得小农经济,也就不可能深刻理解中国历史。小农经济在古代诗作中有充分的反映。例如: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1)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古代中国农业发达的原因。(4分) 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明清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2)材料二中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1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4分)明清时期“新经济的萌芽”又是指什么?(2分)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向?(2分) 材料三 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有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力。 ——马克思《资本论》 (3)在古代中国“资本在它萌芽时期”,国家政权给予帮助了吗?(1分)依据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当时国家政权采取的政策。(2分)
参考答案: (1)特点:“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或自耕农经济)。(2分) 原因:精耕细作;水利工程的兴建;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的提高);统治者的重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等(只要答出4点即可即可得4分) (2)“新型经济”是指商品经济的发展;(1分)如:城市经济繁荣,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出现夜市、草市;出现娱乐场所“瓦子”;出现纸币交子。(三点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新经济的萌芽”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2分)体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2分) (3)没有(1分)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2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诗句中的“耘田绩麻”、“耕织”和“各当家”,可以概括小农经济的特点为“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根据所学可知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水利、制度与政策、劳动者、自然条件等。结合课本可归纳如下: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兴建;统治者的重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大河流域适宜发展农业;精耕细作等。 (2)根据材料二中“自然经济的死水”可以推断出“泛起的微澜”是具有活力的商品经济。因此宋元时期新型经济指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所学可知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主要有:城市经济繁荣,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出现夜市和商业街;出现娱乐场所“瓦子”;出现纸币交子;草市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结合明清时代特征,可知“新经济的萌芽” 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工商业发展的结果,反映了中国由以自然经济为代表的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变趋势。 (3)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走向没落,国家政权并没有给予帮助扶持。封建政府反而对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予以压制:对内重农抑商,对外闭关锁国,造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发达的古代农业·小农经济和农业发达的原因·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鸦片战争前,清代人口达到4亿,耕地只有11~12亿亩。清代养活这么多人口主要依靠 ( ) ①改进生产工具 ②精耕细作 ③推广玉米、蕃薯等高产作物 ④扩大海外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