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德国的分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早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所以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而不是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德国的分裂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二战后,导致德国和朝鲜半岛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美苏两个大国的插手干涉
B.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
C.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
D.彻底消灭法西斯势力的需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朝鲜和德国的分裂是二战后美苏推行冷战政策的结果,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说法错误,C项是二者分裂之后的结果而非原因,D项与此无关。
点评:美苏冷战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美苏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部分;②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③美苏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兵,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④美苏两国争夺势力范围,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⑤“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本题考查的角度是④。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与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 ]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D.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某学者认为“帝国在政治上生来就是不稳定的,因为下属单位几乎总是喜欢享有更大程度的自治。而且这些单位的那些反对派精英几乎总是抓住机会采取行动以取得更大程度的自治。从这个意义上说,帝国不会被攻克,而只会分崩离析。”这说明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
A.反对派势力的强大
B.地方势力的发展
C.高度集中的体制的弊端
D.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帝国在政治上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其管辖下的地方喜欢更大程度的自治,认为帝国的瓦解不会是外部被攻克,而是因为下属单位的自治导致分崩离析。故说明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下属单位的自治,即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是(? )
A.雅尔塔体制建立
B.不结盟运动兴起
C.欧盟成立
D.中国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