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既是近代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开放的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 ]
A.厦门
B.上海?
C.广州?
D.福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种探索的主要成果有
①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④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
[? ]
A.①②③④
B.④⑤⑥⑦
C.①③⑤⑦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9分):
材料一 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
品种
| 1957年产量
| 比1952年增加
| 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增加
|
粮
| 1.95亿吨
| 19%
| 30%
|
棉
| 164万吨
| 26%
| 93%
|
钢
| 535万吨
| 296%
| 580%
|
煤
| 1.3亿吨
| 96%
| 210%
|
电
| 193.4亿千瓦时
| 166%
| 320%
|
原油
| 146万吨
| 235%
| —
|
材料二?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跃!》:

材料三?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工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2)材料二中的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在工业领域出现了什么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3分)
(4)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你对中国发展工业化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
原因:新中国成立前重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成立初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经济和国防不能独立;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4分)
(2)开展“大跃进”运动。(2分)
在工业领域,全国开展了群众性的大炼钢铁运动。(2分)影响:浪费了人力和资源,炼出的钢合格率很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分)
(3)异军的作用:外资工业的兴起解决了中国工业化的资金短缺和技术薄弱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3分)
(4)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发展,搞好综合平衡;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反对冒进,稳步发展;必须根据中国经济基础差、劳动力充足等国情,选择符合实际的工业化道路。(4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进程为考查点,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事件进行命题设计,突出考查学生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考查考生对表格材料的信息提炼能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第(2)问考查考生阅读漫画提炼信息的能力及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第(3)问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并结合政治相关知识综合理解问题的能力。第(4)问考查考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形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有
①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②对国情认识不足
③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急于求成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78年10月,广东省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宝安、珠海两县外贸基地和市政规划设想》的报告,提出要在三五年内把宝安、珠海两县建设成为具有相当水平的工农业相结合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并成为吸引港澳游客的旅游区,新兴的边防城市。这—报告
A.是广东省落实中央改革开放决策的体现
B.充分利用了广东经济领先于全国的优势
C.揭开了广东省作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序幕
D.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所述时间是1978年10月,当时中央还没有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所以A错;材料中的报告与广东经济在全国中的优势地位没有关系,因为广东的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华侨众多的优势,所以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故B错。对外开放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间不是借鉴的关系,为农村经济改革提供借鉴的是安徽凤阳县农民自发组织包产到户、包产到组的成功实践。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