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主张不属于老子的是
A.“忠恕之道”
B.“天法道,道法自然”
C.“无为而治”
D.“守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忠恕之道”是儒家的思想;“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守静”属于道家老子的思想。这个题目属于逆向思维的题目,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仁政学说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其仁政的表现,不包括
A.重民思想
B.民贵君轻
C.天命是人们意志的表现
D.君民平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但是民本思想不等于民主思想,孟子代表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希望统治者爱惜民力,以图长治久安。因此D符合题意。
点评:认真审题,是解答各种、各类题型的共同要求。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具有其他题型所不同的特点,就是题干的答题项有否定限制词。对于这种限制词,考生在审题时要特别留心。在认真分析、仔细推敲四个备选项时,把符合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符合史实)的选项找出来。我们可以用以下简单公式表示:符合史实选项=非正确选项 。然后启动逆向思维,确定正确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今天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
A.中共一党专政
B.各党派轮流执政
C.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D.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26分)
材料一 1883年李鸿章写给醇亲王的一封信:“火车铁路利益甚大,东西洋均已盛行,中国阻于浮议,至今未能试办。将来欲求富强制敌之策,舍此莫由。倘海多铁舰,陆有铁道,此乃真实声威,外人断不敢轻于称兵恫吓。尚祈主持大计为幸。”1884年,两广总督张树声的遗折中说:“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驯致富强,具有体用。育才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材料二 铁路既修,首要的问题是确定轨距。为了省钱,有人主张采用2英尺5英寸,有人主张采用日本式的3英尺6英寸,但是英国工程师金达力主采用4英尺8英寸半的标准轨距(1.435米)。经过一番争论,金达的主张占了上风。1881年6月9日,中国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历经磨难终于动工兴建。因清廷怕震惊了东陵的先王神灵而禁止使用机车,所以特别声明,路成之后,火车用骡马拖拉。这段铁路用骡马牵引货车,所以被世人称为“马车铁路”。
材料三 1898年3月6日订立的《胶澳租界条约》便规定:“于所开各道铁路附近之处三十里内……允准德商开挖煤斤等项及须办工程各事”;“在山东省内如有开办各项事务,商定向外国招集帮助为理,或用外国人,或用外国资本,或用外国料物,中国应许先问该德国商人等愿否承办工程,售卖物料。”后来又补充规定:“在三十里内,除华人外,只准德人开采矿产。”这是当时众多欺压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标准文本之一。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李鸿章怎样的认识?两广总督张树声与其相比有何高见?(6分)
(2)综合上述材料,试归纳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不利因素。(8分)
材料四: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3)我们错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机遇的原因?(8分)
材料五:中国经济现代化曾发生两次进程中断,1937年—1945年工业化水平倒退,约到1952年才恢复到1936年的水平,1960—1977年工业化水平倒退。
----------《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
(4)1937—1945我国工业化水平严重倒退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1)①体现了他对国家富强的渴求和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的认识。②李鸿章的认识比绝大多数官员高出一筹;但是其中有一个缺失:没有看清楚欲达这一目的,制度变革是关键,比走在时代前列的先驱低了一个层次。张树声从制度的高度去考虑富强的根本道路和铁路、轮船等具体问题,可谓抓住了关键。
(2)社会制度的落后;资金的短缺;统治阶级内部意见的分歧和短见;愚昧迷信思想的阻碍;列强以军事、经济霸权为后盾,掠夺铁路周边的矿山经营权以及治安管理等权力,划分势力范围,希冀把他们修建的铁路所到之处变为他们的殖民地以及由此滋长的盲目排外心理。
(3)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对外政策上,闭关锁国,阻碍正常的中外交流;思想文化上,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思想僵化。
(4)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编制);官僚资本的膨胀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其中最根本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