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试题特训(2020年最新版)(七)
2021-06-24 06:19:31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25分) 材料一 在古代罗马,丝绸之价竟贵比黄金。丝绸贸易已成为古代世界最大宗的贸易。即使是在罗马帝国极西端的英伦海岛,丝绸的流行也不亚于中国的洛阳。为了获取丝货等物,罗马每年的花费不下一亿赛斯太斯(罗马货币)。当中国丝绸源源西进的时候,西方的物品与信息,也传入中国。佛教通过这条商路传到中国。在大量吸收中国丝货的同时,罗马人的优质纺织品也运来中国,其棉、毛织物畅销中国。 ——摘编自何芳川《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1)依据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承载东西方丝绸贸易商路的形成。结合材料一分析东西方丝绸贸易的影响。(6分)(请勿在此作答) 材料二 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自己寻找粮食)。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后嗣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贞观政要》卷8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统治者和唐太宗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不同的认识和政策,并说明其不同的后果。(8分)(请勿在此作答) 材料三
明清两代扬州经济的代表性行业
| 漕运
| 长江中下游各产粮省份的皇粮国税均必须经此北上,扬州钞关的税收额在明清两代一直位居全国前八名之内。
| 盐运
| 全国最大的两淮盐场(苏北沿海)所产官盐在此集散,转运全国最广的食盐销售区——长江中上游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省(所谓扬子四岸)销售。
| 金融[来源:学*科*网]
| 大量盐商聚集带动了扬州银庄的发展,使之成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资本最为集中的地区,规模最大的金融中心。
| 文娱
| 隋唐以来娱乐业是扬州的支柱型产业,明清时期书画家从业者以清代中期扬州八怪最富盛名,是“士大夫必游五都会”之一。
| 手工业
| 以印刷、漆器制造等为代表。
|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归纳明清时期扬州繁荣的相关因素。(5分)(请勿在此作答) 材料四 扬州地理位置靠近上海,曾有“小小上海赛扬州”之说,直至1908年沪宁铁路和1912年津浦铁路修通后,扬州逐步沦为地区性城市。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时期,上海超越扬州的原因(6分) (请勿在此作答)
2、选择题 下列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描述与下图所示相符的是
 A.“植棉必凿井,一井可灌溉田四十亩” B.“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C.“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D.“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
3、选择题 读《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包括:( )
 ①农业税相对稳定 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4、综合题 (12分)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材料一 读图

①上图取材于《天仙配》故事。观察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和耕作方式是什么?(4分)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的变局”。
②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解体的原因。分析西方列强侵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分)
③简述19世纪70年代以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3分)
5、选择题 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主要有:
①重农抑商政策 ②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③长期形成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④官府对于百姓的剥削致使购买力下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