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承认: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应该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英国“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深受国内经济危机困扰
B.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C.中国高超的外交技巧和不妥协的态度
D.英国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
2、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513年,晋国铸造铁鼎,并在鼎上铸上范宣子所制定的“刑书”,公之于众,这件事引起了孔子的责难。孔子说:“晋国将因为这次铸刑鼎而灭亡了。原因是铸造刑鼎,让老百姓从鼎上就能看到法律条文了,他们还能再尊敬那些贵人?贵贱等级没有了,还怎么治理国家呢?”
公元前452-前450年,罗马陆续编订了十二个法表,镌刻在十二块铜牌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史学家认为“这是平民的胜利”。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孔子对晋国“铸刑鼎”持何态度?其理由是什么? (7分)
(2)“晋铸刑鼎”与罗马镌刻“十二铜表法”意义的共同点是什么?(3分)
3、判断题 自从欧盟的前身欧共体成立以来,欧盟已发展成一个拥有27个成员国的国际组织。欧盟雄心勃勃,一方面不断加强自身一体化建设,一方面继续向周边扩大,希望将欧洲诸多国家融合成一个政治、经济和军事实体。这一发展势头对世界的影响有
①加速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②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③有利于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 ④不利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4、判断题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孟子曰:“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二?何谓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就是毫无保留地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发展和幸福的特定的历史性思潮。人文主义的意义何在,就在于它以无可辩驳的方式反对中世纪宗教神学及其封建文化体系。
——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世界全史》
(1)结合材料一、二观点,分析说明两者对“人”的关注出发点的不同及其经济根源。(8分)
材料三?民生是生民之命。它表达人类求生存的本能和理性的欲望,反映民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关切人们最现实的利益和意愿。它潜藏着对专制统治的排斥,内蕴着对基本人权的渴望。因此,民生观念的逻辑升华,必然是糅合民权信仰的法理叙事。——彭中礼《民权与民生——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法理逻辑演变》
(2)根据材料三的观点,对近代中国人民而言,“基本人权”应该是指什么?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有关史实,你如何认识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在解决“基本人权”方面所做出的努力?(6分)
材料四?(当前)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魏礼群《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3)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解决有什么特点?和近代相比,当前我国民生问题的逐步解决有哪些优势?(6分)
5、判断题 香港人有一种说法,即回归后的香港“股照样炒,马照样跑,舞照常跳”。这一说法最能说明香港特别行政区( )
A.直接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
B.实行完全自治
C.人民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变
D.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