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艰难而曲折的外部因素是
A.畸形的社会性质
B.落后的社会生产力
C.封建势力的破坏
D.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 )
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D.宋朝程朱理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内容的联系能力.根据材料“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可知体现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所以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1年11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这一举措( ? )
①机遇与挑战并存,符合少数国人的利益?
②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成功体现
③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体现
④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的标志性事件是
A停止炮轰金门,实现两岸真正停火
B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三通
C台湾当局许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D1993年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汪辜会谈有利于海峡两岸民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于促进祖国统一有积极意义,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4 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某校高二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一些学生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①他们积极创办洋务企业尤其是近代民用企业
②他们创办的企业都以轻工业为主
③他们的企业大部分在国民政府前十年得到较快发展
④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观察下列图表:
?
材料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卢新建主编:《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将学生得出的正确结论的序号写在答题纸上。(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2分)简要指出“初步发展”和“日益萎缩”两个阶段的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探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4分)
参考答案:(1)序号:②③④(2分)
(2)特点:曲折发展(2分)
原因:“初步发展”阶段: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2分)
“日益萎缩”阶段:①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恶性通货膨胀、官僚资本压迫) ②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③国共内战造成的极大破坏(任意一点2分,共4分)
(3)地位:受压迫,在夹缝中生存(1分)
作用:抵制外国经济侵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民主革命和思想解放进程。(3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信息的能力。回答本题首先要注意的是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他们创办的企业的性质,知道这些就能答出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问根据图表就能得出。第二问,在图表中先找出两个阶段的时间1895-1913,1945-1949,根据时间,再结合时代背景找出影响其发展的原因。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进行论证和探讨的能力。从材料中找到关键的信息,如“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总结得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