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这三种革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孙中山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的目的是什么?为“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1924年孙中山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哪里?新三民主义又具有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民族革命是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政治革命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社会革命是指平均地权。只有通过民族革命,才能摆脱满清的民族压迫和帝国主义外来侵略;只有通过政治革命才能铲除君主专制政体;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解决革命后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
(2)追求民族独立、自由平等、民族主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口号,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提出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改 善工人、农民生活。意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一对联指的是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毛泽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目中的“废两千年帝制”指的是废除了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这是辛亥革命的主要成果,所以该联指的是孙中山,其他人物不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农村得以发展壮大,最关键的因素是
A.武装斗争,打败了蒋介石的围剿
B.土地革命,赢得了农民的支持
C.根据地的建设
D.建立了革命政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它“是适应近代由封建制度到民主制度,由单纯商品生产制度到资本家商品生产制度之世界共同趋势的战争,是在历史进化上有重要意义的战争。”这里的“战争”应该指的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辛亥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注意“由封建制度到民主制度”“ 资本家商品生产制度之世界”即该事件一方面推翻了君主专制,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符合题意的是辛亥革命,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从19世纪末开始,如果你在英国居住或者到英国去,那么你可以
①开着自己的汽车在马路上逗风?②乘坐火车外出旅行?③看到电灯照亮千家成户?④打电话聊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世纪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汽车、电灯和电话都是出现于19世纪末,而火车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已出现,故19世纪末显然可以存在。故四项都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