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国家的改革明显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是
①英国的“清教徒”运动 ②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③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④戊戌变法
[? ]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从今天的历史角度来看,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值得肯定,主要是由于
A.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
B.顺应了时代潮流
C.加快了民族融合
D.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最主要的是要站在今天中华民族的高度上来思考这一问题。找准从今天的历史角度来看的依据是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包括?
①北魏统一北方 ? ②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 ③社会动荡不安? ④拓跋部经济文化发展落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 依据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①
②③④都有。因此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19世纪40年代,俄国机器工厂首先出现于
A.棉纺织业
B.交通运输业
C.冶金业
D.采煤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结合教材内容,不难看出俄国机器工厂首先出现于棉纺织业。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法令
材料三?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1)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2分)
(2)材料二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材料三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一、二、三,概况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扼要回答这两次改革的性质和重大历史意义。(10)
参考答案:(1)实行均田制。(2分)
(2)农民成为拥有私产和完全自由的人;农民还可以赎买一份土地。农民所付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农民并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义务获得完全自由。(4分)
(3)相似之处:确立新的土地制度。(2分)
性质: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分)
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民族和国家封建化的过程,加速了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6分)
本题解析:通过中俄两国对于土地问题的改革影响不同的分析,说明在不同国家关于同一问题的改革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培养学生辩证地、具体地看待历史问题,掌握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