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右图所示铜官印在黑龙江省依兰县发现,印文为“襄哈儿卫指挥使司印”九字。由此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_____。

A.元朝时在澎湖巡检设立卫所,管辖琉球
B.明朝在乌思藏设立卫所,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C.明朝在库页岛设立卫所,归奴儿干都司统辖
D.明朝为了控制西南边陲,置贵州卫指挥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明朝在地方设“三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而元在地方设的是行省。从题干内容看,可排除A,同时题干强调“黑龙江”,可排除D。中国明代政府设置于黑龙江、阿速江(今乌苏里江)、松花江以及脑温江(今嫩江)流域的地方军政机构。全称为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范围西起斡难河(今鄂嫩河),北至外兴安岭,东抵大海,南接图们江,东北越海而有库页岛。辖区内分置卫所。由题干及相关史料可知C选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秦汉以
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1)秦汉时期,何人使“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2分)他对儒学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4分)
材料二?“孔教”本失灵之偶像,过去之化石……妄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1916年)
(2)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对“孔教”的基本态度及其目的。(6分)
材料三?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反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现在应科学地研究孔子、评价孔子。
——张岱年·老专家谈儒藏
(3)依据材料三的观点,你是如何看待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尊孔”与“反孔”现象?(4分)?
参考答案:(16分)
(1)人物:董仲舒。(2分)
贡献:吸收融合了先秦诸家学说,形成新儒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接受,儒学思想逐渐成为封建正统思想。(4分)
(2)态度:否定儒学(孔教),主张以西方民主思想取代之。(2分)
目的:反击尊孔复古逆流;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4分)
(3)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尊孔”与“反孔”现象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其片面性;应取其精华,辩证、全面地对待孔子及孔教。(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此话最有可能出自
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芝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歌谣起源于社会生活,它是人类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真实写照。如:“手中端碗汤,两眼泪汪汪;打没几颗米,尽是草和糠。亩产十万斤,饿得心发慌;假话哄死人,农民遭了殃。”这一歌谣反映了(?)
A.解放前农民生活十分困苦
B.旧社会农民承受的剥削沉重
C.农民对大跃进运动的不满
D.“文化大革命”影响农业生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的叙述,“亩产十万斤,饿得心发慌”“ 假话哄死人,农民遭了殃。”,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这种现象指的是在大跃进时期,农业“以粮为纲”浮夸风严重,对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人民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造成1959—1961年连续三年严重困难时期。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小张翻阅旧报纸,发现1949年9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特大粗黑标题报道:“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下列对此报道分析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中国首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的事实
B.“人民大宪章”应该是“共同纲领”的排版失误
C.“中国人民政协”应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误
D.“人民大宪章”的提法反映了《共同纲领》的性质和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干反映的是1949年9月30日的史实,所以A错在了“首部社会主义宪法”,因为首部社会主义宪法出现在1954年;人民政协不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出现在1954年;B的说法也不符合题意;故选D,人民大宪章的提法是肯定《共同纲领》是人民的代表制定出来的,带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