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二战后,联邦德国发展经济的政策有
①充分利用马歇尔计划 ②市场经济、国家调控和社会保障相结合 ③发展高科技 ④倡导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④“倡导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克林顿政府采取的措施,因此排除④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新航路开辟后,商路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冲击了封建生产关系;但是资金并未在西班牙转化为资本,而是流入工业相对发达的英国等国,由此可知ABC表述错误,D为正确答案。ABC应与英国有关。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2008年9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据灾损报告,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541亿元。灾后重建任务艰巨,除努力自救外,中国如需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
D.关贸总协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提供“长期贷款”的国际组织是是世界银行。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眺望柏林墙的那一边》反映了“冷战”导致的
A.德国的分裂
B.朝鲜半岛的分裂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古巴导弹危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二战结束之后,由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方面的分歧,形成两极对峙的格局。这一对峙导致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柏林也被一堵墙分割,分别属于为两个国家。因此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布雷顿森林协定》最早的倡导国不包括
A.苏联
B.美国
C.中国
D.新加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44年5月,美国邀请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国政府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各方签定了“布雷顿森林协议”;而1965年新加坡独立,故新加坡未参加。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