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客观原因是(?)
A.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B.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
C.新政权进行了有效改革
D.国际环境对日本有利
2、判断题 学者认为:日本学习西方的“征兵制”从一开始就转向为天皇制服务——建立的“皇军”成为一台极端忠诚于天皇的战争机器。这说明日本?
A.社会结构极不稳定
B.具有军国主义传统
C.继承对外扩张政策
D.士兵享有崇高地位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1854年,当他(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再次来到日本时……日本人被迫让步,于3月31日签订了《神奈川条约》……并于1856年签订了《通商条约》……这一系列条约在西方世界并没有引起极大的关注。但对日本来说,它们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专家在日本人监督下从1875年的五六百人,上涨到三千人左右。然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二十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我理解由著名德国学者格奈斯特和施泰因所提倡的国家组织之梗要,我对其观点知之甚深,乃是可为帝国大厦奠定基础而不至减损天皇权威。回观国情,人人皆信乎英美法自由激进之论,视其为金玉良言,以至国家几被损毁。但我已有纠正之理由,报国正是此时,我深信实现此信念至为重要。
──伊藤博文(1882年)
请回答:
(1)为什么材料一中说“这一系列条约”“对日本来说……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2分)
(2)据材料二,归纳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基本特点。(4分)
(3)材料三中伊藤博文对政治制度改革的认识在明治政府采取的举措中有何体现?(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的基本情况应如何评价?(4分)
4、判断题 下列关于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正沿着资本主义轨道快速发展
B.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社会进步
C.黑船来航对日本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D.幕府的高压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5、判断题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比日本早,但步伐缓慢,始终没能实现近代化,试比较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进程方面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并概括指出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进程。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