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11年3月法国等多国部队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7月22日在挪威发生爆炸案和枪击事件,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如菲律宾、越南等国多次挑起事端。材料说明当今世界
A.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B.大战的危险日益临近
C.恐怖主义主导国际关系
D.多极化的趋势停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可看出,国际军事矛盾、冲突不断,威胁着国际和平局面,故选A。B、C、D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我相信这种援助,在危机深重的时候,决不能根据零星解决的办法。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马歇尔发表该演说的真实意图是
A.帮助世界恢复经济
B.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
C.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D.扶植西欧国家,拉拢东欧国家,遏制共产主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提出对欧洲经济的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二战中西欧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战后西欧各国经济困难,政局不稳。为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美国实施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以扶植和控制西欧国家,并拉拢东欧国家,对抗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故选D。
点评:“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以遏制共产主义。“冷” ——手段、方式,除战争以外一切手段,“战” ——实质是对抗。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全球通史》指出:“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这段材料中“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的寓意是
A.世界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两极格局已被打破
C.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已经形成
D.世界格局已形成“一超多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材料,实际是在说明欧洲和中国的崛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两级格局正在向多元化转变,B项结论错误,材料所描述的时间段两级格局还没有被多极格局取代。并且题干也没有强调“一超多强”的趋势,排除D。题干没有说到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故排除D,答案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如图,英国学者约翰夫·杰弗在《历史焦点》一书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世界的基本强国可以被看作构成了两个三角形的结构,美国同时占据了两个三角形的顶点。根据下列强国的特质,a、b、c、d对应顺序准确的应该是

A.欧盟、日本|俄国、中国
B.俄国、欧盟|日本、中国
C.日本、俄国|中国、欧盟
D.中国、欧盟|俄国、日本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但制约美国的力量有了发展,目前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欧盟三足鼎立的局面,故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应该是日本和欧盟;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普京曾在一次公共场合抨击美国“几乎是毫无节制地”滥用武力,并且称美国所倡导的“单极世界”是不可接受的。这段材料表明
①美国今天仍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②美国的目的是保持其世界霸主地位
③这反映了今天世界的政治格局为“一超多强”④美俄两国仍然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分歧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