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小说《春蚕》中描写道:“她(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以后,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 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小火轮成为通用的交通工具
C.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D.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判断题 1886年以前,茶叶、丝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后,豆类、草编、花生、桐油、猪鬃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这实质上反映了19世纪末的中国
[? ]
A.小农经济的生命力十分顽强
B.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
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资本主义经济缓慢起步
3、选择题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从经济方面来讲最关键的因素是
A.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B.它使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彻底瓦解
C.它使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D.它使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4、判断题 观察两组数据。第一组:鸦片战争之后短短的几年,据估计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增加了4倍多。第二组: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万英镑左右徘徊,1853年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
A.中国开口通商后,英国对华贸易额逐年保持较快增长
B.中国开口通商后,外国的商品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不大
C.因为以前的贸易额很小,英国输华商品在鸦片战争后头几年成倍增长
D.两组数据所能得出的结论相互矛盾,可能其中一组数据有错误
5、判断题 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

该组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当时的中国
[? ]
A.封建自然经济仍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
B.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
C.民族资本较之于外国资本仍处于劣势
D.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