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印度的文学巨匠泰戈尔的长篇小说《戈拉》和中国文学革命的巨匠鲁迅的《呐喊》集均引起很大的社会轰动,它们的共同之处主要在于(?)
A.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B.描写了本国近代社会的演变发展
C.反映了当代下层人民的精神风貌
D.其作品均被编成剧本搬上了银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泰戈尔是印度近现代文学的光辉代表,为印度现代民族主义奠定了基础。其代表作《戈拉》塑造了爱国的印度民族主义知识分子形象。泰戈尔是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鲁迅是中国文学革命的巨匠,他的《呐喊》集,昭示着中国新文学时代的到来。因此选A.
点评:比较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分析、归纳和比较能力。比较型选择题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类比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是程度性比较,如“最早”“最主要”等;对比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历史 知识的理解与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时间信息"18世纪末19世纪"和关键信息"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 "可以判断 是浪漫主义文学,故选A项。注意B项应为19世纪中期。C项古典主义是在18世纪占统治地位;D项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核心思想。
考点:近代西方的文学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与掌握浪漫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革命和改革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出现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产生了对现实的失望情绪,反映在文学作品上就是浪漫主义。此外,对现实主义、无产阶级文学、现代荒诞派文学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一战后,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创作了《荒原》。诗人笔下的“荒原”,荒是水荒,雨水成了荒原的第一需求,然而只听雷声响,不见雨下来,更增添了人们内心的焦急。诗人通过雷声暗示了只有精神甘露(皈依宗教,信仰上帝)才能使荒原人得救。这一作品的创作风格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时间信息“一战后”和作品描述判断,作品属于现代主义。古典主义时间最早,浪漫主义主要是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早期,现实主义主要是19世纪中后期,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与这一创作风格相符的文学作品是( )?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老人与海》
D.《格尼尔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符合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结合所学可知备选项中《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的代表作,所以答案选A,B项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C项属于现代主义文学, D项是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品。
考点:浪漫主义文学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19世纪中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欧洲兴起的原因不包括
[? ]
A.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能缓和与协调自身矛盾
B.道德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
C.浪漫主义对未来的憧憬与现实不符
D.东西方文化在这一时期的激烈碰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