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产生的失误或造成的危害有
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②“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③大炼钢铁运动?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八字方针是纠正“左”倾错误的。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辛丑条约》的签订,慈禧太后在《罪己诏》中说:“今兹和约,不侵我土地,念友邦之谅解,疾愚暴之无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帝国主义列强在“和约”中“不侵我士地”的根本原因是(?)
A.列强已将中国领士瓜分殆尽
B.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C.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D.清政府已彻底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义和团运动的抵抗,体现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使帝国主义国家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面图片摄于1993年11月,画面上的儿童可以什么法律武器来保证当时自己最大的梦想——读书梦想的实现(?)
云南省红河县浪堤乡浪堤村“旁听生”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图片中可提取的信息是小孩非常渴望读书。《义务教育法》从法律上规定了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所以他可以用《义务教育法》为武器来保卫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区域分布逐渐趋向合理,其表现有?(?)
①从江东扩展到长江流域和闽江流域?②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③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得到开发? ?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题型属于组合选择题,宜用排除法解答。因为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安史之乱之后,而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故含④的选项B、C、D皆错,正确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9年)甘地决定……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来反对罗拉特法案,为此,他……一方面号召印度人民在一九一九年四月六日举行总罢业和绝食,……另一方面,不准人民群众以暴力手段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这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世界现代史编写组《世界现代史》(上册)(1983年版)
材料二:(1919年)哈里发运动的领袖们接受了甘地主义的原则,……甘地在团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他这时事实上是把哈里发运动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汇流成为统一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1994年版)
(1)上述两个材料是如何评价甘地在1919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的?(2分)这两种评价有何差异?(2分)
(2)这种评价的差异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2分)
(3)如何客观评价甘地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评价:材料一认为甘地在运动中的作用“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1分)材料二认为甘地对“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起了很大作用”。(1分)(共2分)
差异:材料一对甘地的作用偏向于否定;(1分)材料二充分肯定了甘地的作用。(1分)(共2分)
(2)可能的原因:①作者受到时代的局限:前者写于1983年,当时“文革”的左倾错误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后者完成于1994年,经历了思想解放运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已较为客观、公正。
②作者的史观不同:前者是以阶级斗争史观为指导思想,采用的是阶级分析法,更关注甘地的阶级局限性;后者开始以文明史观为指导思想,将甘地放在印度的文明演进史中加以考察,因而给予较为肯定的评价。
③作者掌握与依据的史料不同:因为史料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有差异。(评分说明:三种可能的原因中写出任意一种即可;也可以有其它的观点,关键在于言之有理(2分))
(3)①功:发起组织多次群众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的独立奠定基础。(2分)
②过: 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动摇性与妥协性;(1分) 反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崇尚印度传统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1分)
总体评价:印度民族解放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民族独立运动先驱,无愧“圣雄”、“国父”称号。(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