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材料 ①苏俄不会单独出兵;②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③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④国联无力干涉。
——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
请回答:
(1)试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测的依据。(12分)
(2)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
(1)①的依据:苏联担心德国东侵,将战略重心放在欧洲。②的依据:英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绥靖政策。③的依据:美国为避免卷入国际争端,实行“中立”政策。④的依据:从“国联制度设计缺陷”“英法控制国联,实行绥靖政策”“国联不能制止战争的具体事例”任一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2)纵容了日本在中国的侵略,恶化了远东局势。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抗战时期的国际局势。第(1)问,联系1938年的国际形势,从苏、英、美三国的对外政策及国联的性质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第(2)问,要紧扣第(1)问的回答,即苏、美、英三国对日妥协的政策,主要从负面影响进行总结,特别要指出对中国抗日战争形势的不利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国以大国身份参加,并获得收复失地神圣权利的国际会议是
[?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12年,拿破仑率60万大军进攻俄国,9月14日占领莫斯科。但是,莫斯科经过一场大火已变成一座空城,10月13日,天降大雪,气温骤降,冬天来临。拿破仑不得不决定撤退。在饥饿、寒冷和俄国军队的不断袭击下,法军伤亡惨重,仅剩几万人回到法国。
材料二 1941年,希特勒调集180万人,实施“台风”行动,要在冬季到来前攻占莫斯科。可事与愿违,不仅德军的进攻遭到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而且11月3日,第一次降雪开始了,缺乏御寒装备的德军寸步难行。到12月初,气温已达到零下40摄氏度。德军机器停转,武器失灵,人员冻伤无数,苏军乘机反击,歼敌50余万,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请回答:
(1)在莫斯科,俄国军民对付拿破仑和希特勒的方法有何差别?(3分)
(2)莫斯科战役爆发时,欧洲战场呈现什么局势?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有什么国际意义?(8分)
参考答案:(1)对付拿破仑:制造空城,利用严寒,诱敌深入,在敌人退却时不断袭击。对付希特勒:集中兵力,利用严寒,奋力抵抗。
(2)局势:德国军队征服北欧、西欧许多国家,锋芒正盛。丹麦、法国等国投降,唯有英国在顽强抵抗。
意义:消灭了法西斯军队,打击了其嚣张气焰;打乱了法西斯德国的战略部署,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第(1)问,只要阅读材料,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第(2)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文件,不带有大国强权主义色彩的是
A.慕尼黑协定
B.《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C.《大西洋宪章》
D.雅尔塔秘密协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反意大利法西斯的重大事件不包括( ? )
A、发动阿拉曼战役
B、召开德黑兰会议
C、发表《大西洋宪章》
D、登陆西西里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