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34年1月,《华盛顿星报》刊登了漫两《新政疗法》(图7):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国会变成一名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医生告诉护士,“如果没有取得成效,我们当然会改变治疗方法”。这里强调的是

A.行政权力的扩大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蓝鹰运动效果显著
D.政府全面管制经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国会变成一名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的信息可知总统的权力扩大,故A项正确; B、C、D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美国公众关注于国内的经济复兴和就业问题,对国际事务普遍不感兴趣,这使国内早已存在的孤立主义势力乘机再次崛起。……他们认为美国地大物博,与欧亚远隔重洋,是个安全的“世外桃源”,反对因过问英法与德意日的争夺而卷入战争,主张退守美洲堡垒,置身于欧洲和世界事务之外。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一:(1935年8月31日)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及众议院集会于国会,联合议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之中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之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宣布之后,凡以军械、军火或军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方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之任何港口,或运至任何中立国港口以备转运至任一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违法。
——摘自《现代国际关系史参考资料(1933—1939)》
材料一:(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炉边谈话”)如果英国倒下去,轴心国家就会控制欧、亚、非和澳大利亚等各大洲以及各大洋——他们也就处于可以使用巨大陆海军力量进攻本半球的地位。……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姑息纳粹。……英国人民和他们盟友们今天正在对这个非神圣同盟进行着一场积极战争。我们自己未来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场战斗的结局。……在我们援助不列颠的决心上是不会出现任何“狭路”的。
——摘自《罗斯福选集》
回答:
(1)据材料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的对外政策,分析这一政策出台的原因。
(2)40年代初美国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结合当时国际形势对美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作简要评价。
参考答案:(1)政策:中立政策。原因:民众要求中立,孤立主义盛行;政府专注于克服危机而无暇他顾。(2)变化:放弃中立,援助英国,反对纳粹。目的:维护美国国家安全。(3)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使全世界遭到法西斯更严重的侵略威胁。美国调整对外政策,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
本题解析:此题以美国30、40年代的对外政策的变化为线索,反映美国逐步放弃“中立”政策转而支持反法西斯斗争的过程。美国对法西斯国家立场的转变,对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产生着重要影响。但我们必须看到美国外交政策转变也是由其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所决定的。材料的文字浅显易懂,每段材料的中心也比较容易归纳。主要考查了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最大限度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回答此题,必须与三四十年代美国国内情况和世界形势的变化相结合,语言要简练。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有利于社会。……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要干涉,利己的润滑油使经济齿轮几乎以奇迹般的方式来运转。不需要计划,不需要国家元首的统治。市场会解决一切问题。
——摘自【英】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材料二 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资本主义最严重的经济病症是失业,而失业的原因在于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由于这种不足是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产物,因此要扩大有效需求,就必须依靠市场以外的力量。为此,他提出由政府实行赤字预算、适度通货膨胀、压低银行利息率、福利措施在内的一系列解决办法。
——摘自严志梁《现代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简析》
材料三 美国在参战前的1940年,联邦政府的科研拨款仅为7400万美元,1952年达18.2亿美元,1965年升至130.1亿美元。国家对科研的拨款占全美科研费用的三分之二。……除科研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社会保证开支在战后年代也大为增加,各种保险、保健形式的福利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60年代一般为15%,70年代已接近20%。……日本在1948——1949年两次制订了“经济复兴五年计划试行方案”,1951年又编制“自立经济的三年计划”。法国从1947年“莫内计划”起,已编制过7个中期经济计划。
——摘自王斯德、钱洪主编的《世界当代史(1945——1991)》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的两种经济理论各自出现的社会背景及其基本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经济学有异曲同工之处,概括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策发生的主要变化?指出其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材料一:背景:英国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经济、政治地位,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基本主张: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强调实行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或实行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生产)
材料二:背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巨大的破坏,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宣告失灵。基本主张:强调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2)影响:对美国渡过经济危机起到重大作用,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深远。
(3)变化:扩大政府科研经费的投入;通过福利政策的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制定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关系:是凯恩斯主义理论具体应用的体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之所以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是?
[? ]
A.国家干预经济?
B.调整了财政金融体系 ?
C.对工业加强了技术指导?
D.调整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之所以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是
A.国家干预经济
B.调整了财政金融体系
C.对工业加强了技术指导
D.调整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处处体现出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使经济复苏,扭转经济颓势,促进经济的发展.也正是成功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