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二战后形成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材料二:从波罗的海边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丘吉尔在富尔敦的演说
材料三: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四: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五: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1)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指的是图中的哪些国家和地区?(列举四个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四,杜鲁门政府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三、四、五这四段材料反映的美国战后初期的政策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
(2)杜鲁门政府实行了杜鲁门主义,公开干涉别国内政和马歇尔计划对西欧进行扶植和渗透。
(3)反映了美国在战后初期的“冷战”政策。说明美国企图通过“冷战”政策,确立自己的霸权地位,还说明欧洲是美国对外扩张的全球战略重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因而宣布“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即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守护神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二?
尼克松说美国不再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经济的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员的主要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材料三?
鉴于苏联军队于1979年12月侵入阿富汗,美国总统卡特1980年1月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外部势力攫取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企图,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进攻。对于这种进攻,美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击退。”这一声明被称作卡特主义。它是对尼克松主义以来美国推行避免卷入局部的地区性冲突政策的一种修正。
——《战后国际关系史》
(1)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变化。(9分)
(2)(2)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美国对外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6分)
参考答案:(1)二战后初期,美国积极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的战略;70年代,实行“缓和”外交政策,调整全球战略部署,转为战略收缩;卡特主义强调采取强硬政策,由战略收缩转入进攻。(9分)
(2)国家利益、国家实力、意识形态、国际力量对比等。(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共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1)该问考查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初期,杜鲁门宣称“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守护神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即推行“杜鲁门主义”,领导资本主义世界对抗社会主义阵营。材料二 70年代“尼克松说美国不再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美国的对外政策从全球的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材料三70年代末,卡特总统提出“卡特主义”,对外重新采取强硬政策。
(2)该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影响外交政策的根本因素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除此之外,与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对立、美国综合国力的变化、国际力量的对比等都影响到美国的外交政策。考生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7年3月克莱顿就提出过一份备忘录,建议美国立即行动起来,担负起领导世界的责任,填补西欧的权力真空。二战后初期美国人认为,欧洲必须具备自己的运输能力。为此克莱顿建议美国将战后过剩船只出售给法国、意大利和其他欧洲海商国家,将它们的商船恢复到战前水平。克莱顿还说:“我们的资源和生产能力足以(向欧洲)提供其所需的所有帮助。问题是我们要组织好我们的财政政策和国内消费,这样就能从我们庞大的生产中拿出足够的过剩必需品,通过税收而不是增加债务,征购这些过剩产品。” ——整理自《克莱顿与马歇尔计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结束后美国“担负起领导世界的责任”的原因有哪些?(8分)
(2)材料中欧洲面临的问题是通过什么方案解决的?美国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7分)
参考答案:
(1)原因:二战后美国成为头号军事强国;英法等欧洲传统强国元气大伤;苏联成为唯一可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8分)
(2)方案:美国对西欧国家实施“马歇尔计划”。(2分)目的:美国对西欧资本输出和扩张;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5分)
本题解析:(1)原因分析可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最根本原因源于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成为头号军事强国,企图建立世界霸权;客观原因是英法等欧洲传统强国实力削弱;而苏联成为唯一可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2)问题的解决是通过实施了“马歇尔计划”。目的包括经济目的和政治目的,经济目的是通过资本输出帮助欧洲经济复苏,政治目的是通过经济控制欧洲,一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进而稳定整个的资本主义世界。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2006年5月美国副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 ]
A、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
B、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
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
D、戴高乐的就职致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战争与和平(1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1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材料二 遏制研制核武器和遏制提高核武器质量,结束研制新式先进的核武器,从而停止一切核武器爆炸试验和其他一切核爆炸,是在一切方面实现核裁军和核不扩散的一项有效措施。
材料三 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和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1990年3月邓小平《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
请完成:
(1)材料一中美国成为“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3分)
(2)材料二的规定出自哪一国际条约?何时颁布?据材料三分析颁布的原因。(6分)
(3)美国对材料二中条约的态度怎样?原因何在?(6分)
参考答案:(1)苏联面临解体。(3分)
(2)《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1996年。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要求。(6分)
(3)拒绝批准,并且执意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企图独霸世界。(6分)
本题解析:(1)结合材料中的时间特征“1991年1月”联系教材内容可以想到原因应该是苏联面临解体;(2)从材料二的内容不难直接推断出材料出自1996年签署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从材料三中可以明确得出签订此条约的目的在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要求;(3)根据史实可知美国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并且执意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其根本原因在于此条约不利于其企图独霸世界。
点评: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两级格局的严重冷战对峙,苏联解体后的局部地区的激烈冲突,以及当前多极化趋势发展日益深化等阶段。从中不难发现,和平与发展仍将是此后世界发展的主题,但局部冲突难以避免,世界多股力量的对比和分化组合尚在变动之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