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新网2007年12月21日报道:“中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喷缺支线客机ARJ21-700飞机在上海举行下线仪式……ARJ21先后选定了美国GE公司、欧洲利勃海尔等19家世界顶级系统供应商。”这段材料反映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世界经济制度化
D.国际贸易法制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主要是源于?
A.内燃机的发明
B.发电机和发动机的问世
C.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D.垄断组织的产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
A.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B.新中国成立
C.一届人大召开
D.十一届三中全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953—1956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A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道光年间,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衣有洋绉,帽有洋筒,挂灯名曰洋灯,火锅名曰洋锅,细而至于酱油之佳者,亦名洋秋油,颜料之鲜明者曰洋红洋绿。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考,洋乎洋乎?盖洋洋乎!”
——陈作霖在《秉烛里谈》
材料二
?
?
穿西装带领结的男子?辛亥年间,革命士兵剪辫子

西式点心开始出现在街头摊柜里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马克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出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趋势怎样?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阅读材料三,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1)社会生活出现西化和“媚外”的特征。舶来的近代文明在一定意义上变成了改造中国社会封闭、落后状况的动力。崇洋之风已在衣、食、住、行及日用杂品诸方面显露出来。社会现象和近代文明一样,有污染社会的消极面,但更有失去近代中国社会前进的积极因素。实质上它是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人”认识和利用近代文明的初步实践,带有相当成分的盲目性。但其中的大多数不是拜倒在洋人洋事物前的“洋奴”,而是参于挑选、接受和实践新事物的好事者。晚清时期崇洋风气与近代文明的传播相表里,二者发展的进程是同步的。(2)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的涌入,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沦为外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调拨,中国经济日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外来文明的传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社会,社会生活和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本题解析:(1)问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文字和图画回答出“西化”和“崇洋媚外”的趋势。评价时要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回答。(2)问要从世界市场的方面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这样一位人物,他是中国国家最高奖项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0 年度的获得者,人们赞誉他的发明为 “第二次绿色革命”, 他的科技成果主要应用的领域是
A.航天
B.农业
C.工业
D.信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新中国科技的了解。由材料中关键词“第二次绿色革命”,可以知道指的是1973年,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的籼型杂交水稻。因此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