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并称为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其相同的历史影响有
①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②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③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这么—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办)□□□□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应该是?
[? ]
A.三大改造?
B.搞大跃进?
C.人民公社?
D.“一五”计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80年,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土地又归俺所有了,我愿种啥就种啥……”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A.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
B.土地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这种责任制不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
D.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变革土地所有权。故选择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来源于?
[? ]
A.兴办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
B.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
C.“大跃进”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人民日报》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全国几千万人上阵,大搞小(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群(群众运动)。这是小土群在炼钢。

? 材料三:大跃进时的壁画:“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 材料四:三年困难时期的粮食生产状况?
时间
粮食产量(万吨)
比上年减少(万吨)
1958年
20000
?
1959年
17000?
3000
1960年
14350?
2650
1961年?
14750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反映的是什么运动?发生在哪一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幅图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运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2)问题: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下降。根本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左”倾错误的发展。
(3)启示:国民经济要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不能急于求成;立足国情;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任意三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