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2分)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制度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则是滞后效应。……拉动效应主要是指社会制度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社会制度不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
——摘编自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
(1)结合材料一,指出清朝前期社会制度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哪种效应?(1分)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效应的制度和政策因素。(4分)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摘自《历史学家茶座》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自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结构出现了哪些变动?(3分)
材料三?浙江省温州地区二个重要年份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年份
| 农业总产值(亿元)
| 比上年 增长率
| 财政收入 (亿元)
| 比上年 增长率
| 社会消费售 总额(亿元)
| 比上年 增长率
|
1979
| 7.78
| 14.12%
| 1.35
| 66.0%
| 6.30
| 42.5%
|
1993
| 44.53
| 8.7%
| 18.68
| 54.4%
| 92.51
| 36.3%
|
——摘自《中共浙江省温州历史大事记(1949年5月——1994年12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中两个重要年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背景。(4分)
参考答案:
(1)滞后效应。(1分)封建专制制度与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海禁)等政策,(3分)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1分)
(2)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工业经济兴起(如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3分)
(3)政策背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2分)。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2分)(写出南方谈话有关内容可得1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清朝时期封建专制统治及其落后的经济政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依据材料对“社会制度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则是滞后效应。……”的分析,结合清朝统治状况,分析其作用及原因。
(2)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在列强的侵略下,社会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变化。解答时要注意时间“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这一限定语。同时结合材料“……西方列强……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及所学归纳总结答案。
(3)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分析时,注意两个时间点“1979年”、“1992年”,正是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和明确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两个关键时期。然后结合相关内容及材料数据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13年中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换届后,有网友从网上找到了与他们有关发表于上世纪90年代的著作及目录,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应是? ( )?
A.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B.总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理论成果
C.记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程
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材料信息的能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图片反映该书的后记为“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体现了该书的主题——改革,再结合一、五、七目录,分别为经济改革、国企改革、农村改革,由此可判断出本书探讨的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所以D项正确;A、B、C项不合题意;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这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A项说法符合题意;B、D不符合史实;C项时间为2001年与题意不符,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 这是对下列哪次会议的评价
[? ]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
A.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B.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
C.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