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中体西用的倡导者
B.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C.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D.实业救国的践行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从这句话中可看出,有识之士的主张是要推翻帝制,应该为革命派的主张,即实行民主共和。故选B。A项维护的是封建制度;C项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政权,保留清政府;D项主张通过兴办实业挽救国家。因此ACD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辛亥革命是在中国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资产阶级领导发动的一场革命运动,以三民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同盟会作为领导力量进行的。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颁布了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的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A.宗教改革的完成
B.海外殖民扩张
C.德意志实现统一
D.从法国获得巨额资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实际上阐述了德国从思想领域的进步到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注意题眼要求选择促成这一过程的主要原因,联系所学可知,四个选项所阐述的情况都是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但通过比较,德国本身政治领域的巨大变化是导致题干现象的主要原因,即德意志的统一,这体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答案为C。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理解题干主旨和答题要求,解题时必须密切结合所学史实,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后人概括的“三纲五常”是由谁最早明确提出的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董仲舒最早提出了三纲五常,D正确,BC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破坏辛亥革命活动的先后顺序是
①策划“南北议和”?
②伪装“中立”?
③准备武装干涉?
④孤立临时政府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明清之际,哪位思想家明确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
A.黄宗羲
B.李贽
C.朱熹
D.陆九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