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了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的主旨一致的是(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
C.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D.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中“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可知在强调资本主义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即A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从材料中不能反映。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天下有不顾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这一举措所起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A.扩大了黄帝部落的势力
B.扩大了黄帝部落的活动范围
C.黄帝吞并了势力弱小的部落
D.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最佳选择题。在黄帝的征伐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与炎帝部落的斗争、融合,从而促进华夏族形成。选项D从历史的深度上说明了这一举措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刘少奇同志受到迫害时曾说过:“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我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 刘少奇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A.文革的全面发动
B.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C.文革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无情践踏
D.中共中央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建国后民主与法制的建设。由材料中文字““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可以判断国家主席已经失去应有的权力,说明当时我国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由此可知本题选择C。A时间与题干反映时间不符合,B和D鸟语题干反映内容不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②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④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百世之下,使百世以上之大道昭如日月,沛若江河,微朱子,孰与归!故曰:朱子者,孔孟后一人也。朱子之道,既上接孔孟,下轶周程,则朱子者,天下之朱子也,万世之朱子也!
——摘编自《婺源县志》卷六十六
材料二?我们需要把朱熹真正从“圣”再还原为人,让他重新回到多维文化视野中。朱熹的历史功绩不过是完成了一次文化超越,使整个民族完成了一次理性的文化超越,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中,他的文化思想积淀成为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潜移默化着民族的思维模式、心理习惯、性格气质、生活方式。……孔子建立的仁学,强调了人的群体价值,而忽视了人的认知价值,朱熹发展了这种仁学,也就同时承袭了这两个缺陷。
——摘编子束景南《朱子大传》
(1)据材料一回答,作者对朱熹持何种态度?(2分)试结合朱熹的主张分析作者持该种态度的原因。(4分)
(2)材料二中,作者对朱熹本人和朱熹的主张分别是如何评价的?(9分)
参考答案:(1)高度赞扬并神化。(2分)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符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维护统治的需要,故作者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大肆宣扬。(4分)
(2)对朱熹的评价:仅从文化角度对朱熹进行了客观的评价。(3分)对其主张的评价:认为朱熹传承了儒家文化,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认为朱熹继承了孔子主张中的部分弱点,阻碍了社会的进步。(6分)
本题解析:(1)第一问,有关材料作者对朱熹的观点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的翻译并理解材料原文的含义,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来分析作者对朱熹的观点。通观材料一,尤其是材料中的“天下之朱子也,万世之朱子也”突出的表明了作者对朱熹的高度评价与无限的崇拜。有关原因的问题,需要依据作者的观点与立场分析,并结合朱熹思想的作用来分析。
(2)第二问,首先作者对朱熹本人的评价,依据材料中的“我们需要把朱熹真正从“圣”再还原为人,让他重新回到多维文化视野中”这个内容来分析,把朱熹从圣人还原成“人”,去掉了他身上神圣的光环,客观的评价了他;对朱熹思想的评价材料内容的观点是一分为二的,既肯定了这种思想的积极意义,也阐明了朱熹思想的消极影响,是客观正确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