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是毛泽东的题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正式提出是在1959年
B.这是科学文化工作的长期方针
C.执行这一方针必须在宪法范围内
D.这一方针利于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1956年为繁荣新中国的文化事业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亲手题词上图,所以A项说法明显错误与史实不符,B C D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但与题意要求不符,应直接排除,故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经济持续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是
A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
B西方社会矛盾的缓和
C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
A.明确了人民的权利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题目中可以明确的看出约法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但上升到本质的高度,这是民主的反映,从政治的角度来讲,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伟大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武昌起义中,湖北的立宪派首领曾经( )
A.积极配合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
B.与清政府暗中联络反对革命
C.用和平方式取得军政府领导权
D.杀害革命党人取得军政府领导权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考查立宪派获取政权的方式。结合汤化龙等立宪派用和平方式取得军政府领导权。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材料二?宋徽宗赵佶以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的“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材料三?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沈松侨《振大汉之天声——民族英雄系谱与晚清的国族想象》
材料四?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上以理责其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理学对宋代文人及书法、绘画的影响。(6分)
(2)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宋明理学。(8分)
参考答案:(1)理学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反映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6分)
(2)评价: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3分)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产生了消极影响。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一、二的文字内容中可以总结出理学更加注重对艺术家内心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反映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四的内容可以归纳出宋明理学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产生了消极影响。
点评:宋明理学主要是指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高考中将二者进行对比考查成为最常见的考查方式和角度。在高考中还应关注其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消极:以三纲五常维持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适应了统治阶级压制人民的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积极: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调节,发愤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现人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