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2009年7月,重庆市云阳县发现了一张孙中山先生亲笔签署的委任状,云阳籍历史名人程德全投机革命,被孙中山任命为内务总长,而程德全原本是清政府的江苏巡抚。孙中山此举反映出了
A.清朝已覆灭
B.封建势力已被彻底打倒
C.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
D.辛亥革命有明显的局限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近代世界政治民主化与“法治”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就这一趋势而言,奠定民主共和体制的宪法文件是
A.《德意志帝国宪法》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A《德意志帝国宪法》和C《权利法案》两项确立的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这与材料中的“民主共和体制”不符,同时B《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并非是法国宪法,所以也与题中“宪法文件”不符,只有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中华民国实行民主共和体制,所以答案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列两幅图片是重庆市游自国先生家族成员的老照片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的生活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照片拍摄最早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照片反映出入们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历史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民国初期(或辛亥革命后)。
(2)人们的服饰、生活风俗发生着巨大变化:例如“穿旗袍”“禁缠足”等。
人们的社会观念、文化观念发生着变化;妇女地位在变化、中西文化开始冲突碰撞。
(3)辛亥革命后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推进了社会习俗的变革;西学东渐规模的扩大和西方思想文化传人的影响,也促使中国人的社会习俗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是
A.华兴会
B.兴中会
C.光复会
D.日知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面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辛亥革命后封建经济的基础—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依然存在,所以A项错误,B C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答案选A项。
考点:中国近代史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辛亥革命
点评:高考中对辛亥革命的考查一直都是重点和常考点,其考查角度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①三民主义的内容②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③辛亥革命的产生的积极成果④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局限性的表现⑤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