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从尼德兰革命到法国大革命历时两个多世纪,而此后仅半个世纪资本主义就初步形成一个世界体系,这主要是因为
A.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得到广泛传播
B.维也纳体系激化了各国社会矛盾
C.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力量迅速增强
D.殖民统治遍及世界各大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斗争积累和从法国大革命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在欧美的完成,使世界进入到机器代替手工的蒸汽时代。生产力的大发展,使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能力增强。一些国家通过革命、改革和统一战争的途径相继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与此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欧美各国纷纷走上了抢夺海外殖民地的道路。如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来解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的曲折过程,此题的难度也就大打了折扣。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从《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其不能说明
A.前者阻碍了后者
B.前者推动了后者
C.反映了民主的下移
D.都具有进步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宪法政治,属于中等题。解题关键是比较《钦定宪法大纲》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及其各自影响。《钦定宪法大纲》是1908年中国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确认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改革方向,但由于君权强大,议院立法权和监督权非常有限,臣民的自由权利微不足道并缺乏有效保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时期参议院颁布的,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这种情况发生在
A.工场手工业时期
B.工业资本主义时期
C.资本主义产生时期
D.作坊手工业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和所说的这种情况,即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只能发生在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1912年2月,哪个皇帝下诏退位,清王朝统治结束
A.咸丰
B.同治
C.光绪
D.宣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基本历史知识。咸丰1851年~1861年在位;同治1862年~1874年在位;光绪1875年~1908年在位;宣统1909年~1912年在位,故选D。
考点:清帝退位
点评:1912年清帝退位,标志着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推翻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的成果,中国的政治进程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清帝退位,并未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从这个角度上看并未成功。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2009年7月,重庆市云阳县发现了一张孙中山先生亲笔签署的委任状,云阳籍历史名人程德全投机革命,被孙中山任命为内务总长,而程德全原本是清政府的江苏巡抚。孙中山此举反映出了
A.清朝已覆灭
B.封建势力已被彻底打倒
C.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
D.辛亥革命有明显的局限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