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大量民族企业纷纷内迁,来不及内迁的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重庆成为国统区的工业中心。”这种局面出现在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北伐战争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2、判断题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雅典民主整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利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材料三: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座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封建统治思想。在宫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材料四: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五: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雅典民主的缺陷。(2分)
(2)据材料三,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该制度受到了怎样的冲击挑战?(3分)
(3)据材料四说明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什么制度?试分析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作用”的原因。(3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五中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理解。(2分)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外民主政治的发展对你的启示。(2分)
3、判断题 2004年的圣诞节,(美国主妇)萨拉无意间发现家里39件圣诞礼物中,标有“中国制造”的竟达25件。出于好奇,她和她的家庭开始尝试离开“中国制造”的生活,结果彻底打乱了—家人的正常生活。这一现象表明
A.中美经济存在极大互补性
B.中国成为世界贸易强国
C.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D.美国经济地位已经衰落
4、判断题 《大学》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一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
①小农经济?②工商食官制度?③儒家伦理道德?④法家法治观念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5、判断题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受命指挥清军战船三百多艘,将领士卒三万多人从铜山港出发,乘南风之势进军澎湖、台湾。对此事最正确的评价是
A.坚持了国家统一的立场
B.消灭了明朝的残余势力
C.扩大了清朝的统治区域
D.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