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40年代,它们各自把自己的发展建立在掠夺对方的基础上,怨怨相报,非但自己历经劫难,也殃及世界很多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后,它们寻求合作,谋求共赢。上面所描述的国家关系比较典型地发生在
A.英国与欧洲主要国家间
B.美日之间
C.欧洲大陆主要大国间
D.美欧之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北宋初岁入一千六百余万缗,为唐代赋税的两倍,到神宗熙宁时已税收增至五千余万缗。南渡后,更增至留千余万缗,北方领土缩小而赋税反而增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甘薯、玉米输入增加农业产量
B.江南成为中国经济重心
C.大运河的开凿有利于江南开发
D.赋税征收制度逐步健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秦始皇确立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符合当时全国各族人民的长远利益
②大大强化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力量
③对华夏族文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④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同1949年相比,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约70%,农民收入增长30%以上。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社会趋于稳定是经济恢复的重要条件
B.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材料中的成就的取得前提是社会的稳定,其中包括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作用,影响是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没有涉及到制度的优越性,所以B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宣传画是历史的形象记录。下边一组画作反映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斐然
B.“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C.“文革”严重破坏国民经济
D.农村改革促进了农业振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对历史阶段的准确把握。图片描绘的农畜产品带有明显的浮夸色彩,再结合图片一中文字“全社”可判断为1958年大跃进时期,因此B项正确。一五计划成就突出反映在工业领域尤其是重工业,与材料描绘农业发展场景无关,可排除A项。图片反映的是农业高产和人民的喜悦,明显不是文革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可排除C项。农村改革取消了人民公社体制,而图片文字“全社”即人民公社,两者矛盾,故排除D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