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预测(2020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廷杖是明朝皇帝对大臣的一种刑罚,它通常是由皇帝下旨,由禁卫军执行,廷杖的对象主要是那些皇帝认为不听话的文武大臣,尤其是那些敢于仗义执言的大臣和言官。因此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明朝时期内阁始终没有取得丞相这样的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地位,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出传统君臣等级观念已经颠覆,而是君臣等级观念进一步强化,排除B;C选项材料不能体现,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表明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孔子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可知C正确;AB表述绝对化;D没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制度沿袭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学者指出“西周的宗法制是一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准绳的遗产继承法”。这些“遗产”不包括 ( )
A.统治权
B.制定继承人的权力
C.财富与爵位
D.封地和人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宗法制的理解及掌握程度。宗法制是为了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 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统治而设立的,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继承人只能 是嫡长子,而不能指定继承人,故选B 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0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明)太宗皇帝入继大统,首擢翰林编修,初建内阁于奉天门,简任翰林之臣七入其中,所职代言,属时更新,凡制造……咸属焉。”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赵翼《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读下面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表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 秦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 | 元 | 明 | 清 |
高层政区 | | 州 | | 行省 | 布政使司 | 省 |
统县政区 | 郡 | 郡 | 州 | 路、府、州 | 府、直隶州/州 | 府、直隶州 |
县级政区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州、县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最基层的行政区划都是县,表明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魏晋南北朝时期州是高层政区,而到了隋唐宋元则变为中级政区,清代则与县同列为基层政区,因此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根据图表可以看出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历程为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路府县四级制,这说明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这必然削弱地方的自主性,故B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