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苏格拉底对知识的哲学观点是:①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 ②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③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④最高的知识就是对“恶”这个概念的认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④中偷换概念,最高的知识应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1953年、1958年和1987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概括每条路线制定的背景、核心内容和结果。
参考答案:过渡时期总路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中共于1953年制订该路线。核心内容: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三大改革基本完成,工业化没实现但已起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三大改造完成后,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国家。核心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共在十三大上提出此路线。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全是课本的基础知识,只要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背景、内容和结果(意义)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邓小平说:“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上与日本的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
材料二?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

材料三? 1978年、1992年我国几种经济成份变化比较表
经济形态
| 1978年
| 1992年
|
全民所有制经济
| 80.8%
| 51.4%
|
集体所有制经济
| 19.2%
| 35.0%
|
城乡个体经济
| 0
| 7.8%
|
私营经济、合资、外商独资
| 0
| 5.8%
|
材料四? 1992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品种
| 产量
| 居世界名次
| 比1949年增长
|
粮食
| 4.42亿吨
| 1
| 3.3倍
|
棉花
| 452万吨
| 1
| 9倍
|
钢
| 8000万吨
| 3
| 505倍
|
煤
| 11亿吨
| 1
| 34.3倍
|
原油
| 1.42亿吨
| 5
| 1183倍
|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的核心观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的主要特点。形成这一格局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要分析对外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深远影响。
参考答案:(1)观点:对外开放,扩大交往,大胆引进国外先进事物,参加国际市场竞争是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强大的必经之路。
(2)特点: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长期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邓小平的远见卓识。
(3)影响:使单一的社会经济结构出现了合资、外商独资等新形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适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发展需求;促进了社会主义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丰富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字式和图表式材料的概括、处理与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必须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提取要点,坚持紧扣材料,论从史出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进行归纳。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这副对联最早应出现在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C.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后
D.中共十七届四中会会召开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合的是 (?)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宋明儒学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①④都体现了忠君的思想,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合;②③则是主要从个人利益得失考虑,与题意不符。因此选B。
点评:对程朱理学的评价
1.两宋时期,儒学从佛、道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更为理论化、思辩化,是对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是历史的一种进步。
2.理学重视个人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其积极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和谐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力行意识等。
3. 程朱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进一步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其消极思想主要表现为: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观念、因循守旧观念、重理轻法观念等。同时夸大了心即良知的作用,助长了明朝中后期不切实际的清谈之风。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