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探索的时代”、“发现的时代”、“扩张的时代”。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孤立状态????②欧洲列强开始早期殖民扩张
③美洲的发现证实了“地圆学说”??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广泛传播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探索的时代” “发现的时代”、指的是新航路开辟; “扩张的时代”指的是欧洲列强开始早期殖民扩张 。③④没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空间,21世纪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海洋世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海洋成为财富的象征,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有学者认为,荷兰在17世纪确立海上霸权的经验是:“贸易产生财富,如果政府能够掌握财富,财富就能转化为舰队和军队;如果装备精良、号令严明,舰队和军队就能增强国力。”
材料二?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说:“道光二十一二(1841—1842年),夷船入长江,而全局始震。咸丰十年(1860年)夷兵犯津通,而根本遂危。盖京畿为天下根本,长江
参考答案:(1)因素:荷兰当时已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庞大的商业船
本题解析:(1)从荷兰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势,政治制度、军事商业实力的保障,早期的殖民扩张等方面分析荷兰确立海上霸权的内部因素。
(2)材料反映出19世纪中期危机都是从海上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武力侵华,最终迫使清政府屈服。这一特点的形成既与中国忽视海防有关,也和工业革命后的西方国家军事实力增强,对外寻求商品生产和原料产地有关,还与京畿地区等的地理位置劣势有关。
(3)围绕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国美、日、俄、中在两极格局下和两极格局瓦解后,在本地区政治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的相关史实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按照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选项,正确的顺序是?(????)
①生产力的发展?②第二次工业革命??③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④帝国主义形成?⑤垄断组织出现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④
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③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生产和资本出现高度集中的现象,即垄断组织开始大量出现,促使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故正确顺序为②①③⑤④,答案选C项。
点评:本题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角度出发对历史现象中存在的因果关系进行考查,因果关系的分析能力是历史学习必备能力,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比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尤其是材料概括能力的训练,这是新课标高考对能力考核的关键所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全球通史》中写道:“l7世纪和l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l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求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些学者把科学进入工业作为现代工业的显著特征。这一说法自有道理,但有许多人不敢苟同。在18世纪现代工业初期,科学知识本身很贫乏,不能直接用于工业过程。事实上,直到19世纪后半期,随着化学和电子科学的繁荣,科学理论才为新的方法和新工业提供了基础。不管怎样,早在19世纪末期,科学的方法——尤其是观察和实验——已被付诸实践(都不是成功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这些进步并非皆归功于专业技术人员。事实上,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科学进步的最明显特征之一就是发明者中大部分是天才的修补工、自
参考答案:(1)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期科学不够发达,科学知识运用于工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