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图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幅壁画。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
D.“文化大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大跃进的理解。根据图片即可得知这是大跃进时期。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马克思说:“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据统计,公元前6—1世纪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是50%。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技术革新对社会变革所产生的重大影响。(2分)
参考答案:铁器时代的到来和牛耕的运用,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的出现。(2分
本题解析:春秋战国时代农业技术的革新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方面,出现了铁器和牛耕,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改变的旧的生产方式,出现了封建的生产方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全球化并非经济发展的“避风港”。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经济危机的传染性空前增强②促使更多的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③全球范围的贫富差距扩大④发展中国家面临挑战[????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大器晚成”、“大象无形”、“质真若渝”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最早都源自同一本先秦典籍,它是

A.《春秋》
B.《道德经》
C.《论语》
D.《韩非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大象无形"一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老子在说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引用了"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说法,意思是:"最白的东西好象是污浊的,宏大的方正(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人)材(物)器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 因此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许多学者把来华的西方传教士称为“文化的哥伦布”,主要是由于他们(?)
A.像哥伦布一样开辟了到中国的新航路
B.在东西文化交往中的作用等同于发现美洲
C.与哥伦布共同承担到中国传教的责任
D.比哥伦布学识更渊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