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面是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造成该表所反映的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农民穷困,购买力低
B.鸦片走私泛滥,白银外流
C.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低
D.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自然经济的特点。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期间及鸦片战争以后,英国输华货物增量不大,且个别时间还在减少,造成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的抵制。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图,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

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
C.同意拆毁大沽炮台
D.惩办反帝爱国官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1901年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内容中“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序》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
材料二: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问题是振兴中华民族,争取国家的独立、和平、富强、屹立于世界先进国家之列。这可以说是两党的共同的根本利益。
----唐培吉等著《两次国共合作史稿》坚持
材料三:
参考答案:(1)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2分)影响:国共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哪一次战役中,北平获得和平解放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孟良崮战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太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
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照片
C.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
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A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6-1860年),B发生在1900年,C发生在1912年元旦,D发生在1899-1900年间,所以从时间特征来看莫里循在华逗留时间(1897--1920)与A项不吻合。
点评:中国近代史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是高考中的常考点,但难度较小,考查角度多涉及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但近年来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或从新史观的角度看待传统重大历史事件的情形以越来越明显,希引起注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