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如“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这主要是缘于(?)
A.维新变法的兴起
B.辛亥革命的进行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五四运动的爆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的现象反映了排满崇汉的做法,原因在于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贵族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现象无关,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4分)新文化史作为一种史学方法引入政治史的研究,不仅能弥补传统政治史研究的不足,而且拓宽了政治史研究的视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辛亥革命前十余年间大量的报章杂志中,处处可见关于黄帝的各类论述,蔚为一股“黄帝热”。
——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
材料二? 1925年3月12日,“革命尚未成功”之际,孙中山却先行病逝。……着手修建中山陵的同时,留守广州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筹款五十万元,在广州修建孙中山纪念堂和纪念图书馆。当时,广东革命政府财政困窘,但
参考答案:
(1)民族主义。(1分)局限性: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单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黄帝是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据此并结合所学可知“黄帝热”是民族主义的象征。黄帝热所象征的民族主义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带有排满兴汉的局限性。
(2)修建中山陵,修建孙中山纪念堂和纪念图书馆;爱你的国父,如像爱你的祖先一样,崇仰革命之神如像昔日之神一样,努力把“国”之意义在建筑中象徵之出来,努力以昔日建祠庙之热诚来建今日国父之会。这些措施符合系统的领袖崇拜。评价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会回答,只有言之有理即可。
(3)依据所学知民国政治文化生态“复杂而多元”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立场不同导致的。第二小问可结合所学依据他们各自的阶级立场及时代背景概括出各自的意图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梁启超先生曾说:“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情。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前者叫民族精神的自觉,后者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诸君?啊,我们年年双十节纪念,纪念什么呢?就是纪念这个意义。”其中“双十节”纪念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国民
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古今中外,民生问题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咬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1905年指出:“近时志士,舌救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参考答案:
(1)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6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存百姓的思想即民本思想,重视老百姓的作用,以民为本,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不夺农时。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尖锐;第二小问结合新旧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内容来归纳即可,如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3)抓住题干时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即1927——1937年间,结合图片信息,联系土地革命的内容,可概括出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4)第一小问直接概括材料信息即可,从“我概括地叙述了业经制订的关于尽快重建和平时期的扩充了的工业、贸易和农业的计划”“尽快复员不必要的武装部队”“限制物价和房租,直到公平的竞争方式,能够制止通货膨胀和消费者的过分负担时为止”归纳出发展社会经济;减少军费开支;制止通货膨胀;从“防止工资收入或购买力的迅速降低”“健康保险、预付医疗制度和联邦政府对教育事业的补助”概括出稳定社会消费能力;扩大社会保障;第二小问作用可从促进经济发展、缓和社会矛盾、保障美国的国际地位等角度来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把朝鲜变为其殖民地
B.向中国东北扩张
C.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推行大陆政策
D.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