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实现四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变一切不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社会革命。”文中“革命”的含义是???????(???)
A.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
B.社会制度的变革
C.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D.实现生产力的飞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中“革命”就是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首次写入这一重要内容的我国根本大法是 [???? ]
A.1949年制定的《共同纲领》
B.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9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分析以下歌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②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③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④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 ]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条?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
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经营单位。企业的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国家依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授予企业经营管理权。
第七条?企业买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
第二十五条?各企业有权自行选择供货单位,购进生产需要的物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1988年)
材料二?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材料三?如果说在初创的市场经济阶段,政府的优惠政策和管理者的“人治”起了相当大作用的话,那么,随着深度市场化和自主国际化的逐步推进,则要求经济管理由过去比较注重政策优惠和“个人魅力”逐步提升为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总之,以深度市场化、国际化和法制化作为改革的战略取向,中国经济体制才能更加完善、更具有生命力,才有可能成为当代世界最具竞争力的体制之一。
——(美)尼古拉斯·R·拉迪《中国未完成的经济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是如何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有关决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何意义?(1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创和深化阶段,政府与市场发挥的作用的变化。(6
参考答案:
(1)扩大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主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主要围绕所有制形式、企业的经营管理、分配方式等方面展开。解答时注意联系所学及材料分析归纳。
(2)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依然坚持的是计划经济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原有的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势在必行。1992年,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材料“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这一目标的体现。
(3)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及其特点。结合题目的要求“初创”和“深化”阶段,联系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如“在初创的市场经济阶段,政府的优惠政策和管理者的‘人治’起了相当大作用的话”、“逐步提升为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以深度市场化、国际化和法制化作为改革的战略取向,中国经济体制才能更加完善、更具有生命力,才有可能成为当代世界最具竞争力的体制之一”归纳总结。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56年,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有关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B.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
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D.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