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分)发生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世事纷纭已极。和会散后,又益以青岛问题,集矢曹、章;继以罢学,牵率罢市。咄咄学生,救国良苦……国中革命之说,暗长潜滋。
——根据《严复集》整理
材料二?日本人的暴行和残酷,有助于中国各界人士民族主义思想的加强,现代中国的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同感。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1943年1月,美、英两国正式废除了在华领事裁判权等项特权。1945年6月,世界上50个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制宪会议上签署《联合国宪章》,中国的大国地位通过联合国宪章得到了国际法的正式确认。????——百度文库?
从战略上,中国抗日战争积极配合和支持了盟国的作战,不仅打破了日军北进苏联的计划,而且迟滞了日军南进太平洋的行动,彻底粉碎了德、日法西斯北攻高加索、中东,南攻澳大利亚、锡兰,在埃及和印度实现东西会师的战略企图
——岳思平《中国抗战为世界和平做出历史贡献》
材料三?国际联盟之宗旨规定: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
——《国际联盟盟约》
联合国之宗旨为: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四、构成一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
——《联合国宪章》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严复所称“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为“利己杀人,寡廉鲜耻”的依据,(2分)从政治与经济的角度,归纳“一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上,联合国与国联的规定有何不同?(4分)联合国“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该“中心”在“制止侵略”方面的一个实例。(2分)
参考答案:(1)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交战双方都是为了争夺世界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比较容易判断,使之一战,“利己杀人,寡廉鲜耻”谈的是一战的性质和目的,交战双方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都是非正义的。归纳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影响,政治上与一战相关的是中国的五四运动,经济上一战时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
(2)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有材料中“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同感。”可知是民族意识的增强;“中国的大国地位通过联合国宪章得到了国际法的正式确认”可知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从战略上,中国抗日战争积极配合和支持了盟国的作战,”可知是配合和支持了盟国的作战。
(3)根据“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可知国联要求成员国承诺不进行战争。根据“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可知联合国采取集体防御的办法;举例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九国公约》中的下列规定最能反映华盛顿会议上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意图的一项是 [???? ]
A.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B.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权,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
C.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D.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说明了当时世界局势的突出特点是(??? )。
A.英法俄和德意奥的利益不同
B.英德矛盾尖锐,各自寻找支持者
C.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D.帝国主义列强为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的必然结果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缺陷,这引起了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先进的中国人对国家前途的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陈独秀)把西方国家划分为帝国主义和自由主义两种国家,而自由民主的典范就是法国,他认为欧战是正宗欧洲文明——法兰西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变种德国军国主义之间,即正义与邪恶的较量。陈独秀说:“德意志以军国主义为厉世界,吾人之所恶也,列国讨之,亦以尊重自由正义与和平,不得不掊此军国主义之怪物。”他还特别指出,法兰西人“嗜平等博爱自由,根于天性,成为风俗也,”他们参战是“为平等博爱自由”而战。
材料二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严酷的事实教育了陈独秀,使他开始认识到协约国标榜的公理的虚假性,从而不得不相信协约国不是“天使”,巴黎没有“公理”。此时陈独秀的观点开始有了较大的变化,他愤然质问巴黎和会“公理何在”?并对威尔逊深表失望,(陈独秀)说“威尔逊总统的平和意见十四条,现在也多半是不可实行的理想,我们也可以叫他做威大炮”。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试论陈独秀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认识》
(1)结合材料一,指出陈独秀对一战性质的认识,你是否赞同这种认识?原因何在?(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何在?(6分)
参考答案:(1)认识:陈独秀认为一战是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对法国等欧洲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法兰西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变种德国军国主义之间,即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可以看出陈独秀对欧洲一战的认识。这种认识显然没有正确的认识到一战的性质,一战是帝国主义之间的非正义的战争。(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使陈独秀认识到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看到了帝国主义的虚伪,使他从原来认为的协约国是正义的一方的认识中转变过来。
点评: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瓜分世界而进行的非正义的战争。从1914年开始到1918年结束,共4年。在这四年中一共可分为三个阶段,三条战线,两大集团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最终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战争中各种新式武器出现,在客观上也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一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的是?? [????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