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中日纱厂纺制20支纱的每包成本比较表(1933年):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
(1)归纳中国纱厂成本显著高于日本的主要因素(不得照抄原文)。
?????????????????????????????????
参考答案:(1)捐税沉重,贷款利息高;生产耗费大;机械修配支出大;制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这表明李鸿章强调国家走向富强最终取决于? [????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引进西方工业设备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旨在“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而创办的近代企业是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开平煤矿 ③上海发昌机器厂 ④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后来,中国制造商开始建造火柴厂、面粉厂、纱厂和纺丝厂。这些新的经济领导人往往是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他们不喜欢欧洲的统治,因为这种统治授予外国商业竞争者以特权。但他们也不太喜欢北京反动的帝国朝廷,因为它既不有效地抵抗外国人,也不去了解现代经济的性质和需要。”以下对此则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材料中叙述的企业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
B.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被攻陷,广东籍的户部侍郎罗惇衍说:“人心愤夷已极,而地方官自夷人入城以来,每讳言夷务,甚至文移公牍,称夷务为洋务,又称为外国事件,不敢斥言夷字。”这说明
A.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B.战争推动洋务思想发展
C.古代华夷观念彻底崩溃
D.清朝外交方针发生转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及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每讳言夷务,甚至文移公牍,称夷务为洋务,又称为外国事件,不敢斥言夷字”主要阐述了从夷务到洋务的变化,反映了中国人世界观近代化的起步,使天朝上国观点受到冲击,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