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参观中国某一古代思想家的纪念馆时,在大厅内有一副对联:“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由此判断这位思想家是
A.王阳明
B.程颢
C.朱熹
D.董仲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右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一五”计划时间是1953-1957年,符合图片信息时间,故A正确;“两弹一星”成果取得时间是20世纪60-70年代,故B错误;“文革”期间“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等科技成果取得,故C项错误;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取得的成果,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近代中国第一部国产电影取材于
A.传统戏曲
B.辛亥革命
C.近代城市生活
D.抗日战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仅有两种典型发展战略模式,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前者的实质是??????????
A.坚持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
B.经济战略是全面跃进
C.注重市场机制
D.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全面跃进是“大跃进”模式,排除B,当时的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排除C,在“一五”建设时,也进行了对农业的改造,因此是坚持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左转》记载:“(鲁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材料所述史实(?)
A.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B.表明中国古代统治者把天文与国家社稷联系起来
C.确立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的思想
D.实践了中国古代“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鲁国君亲自观测天文现象,官员则要记录,这是“礼”,各种节气,官员都必需记录,以便对将来的变故作出预测和准备;A项与史实不符;C项“天人感应”的思想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故排除;材料中只是反映了统治者“制天命”,没有提及“用之”,故排除D。根据材料中的“而书,礼也”、“为备故也”,可以表明当时统治者将天文与国家社稷联系起来。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