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外历史问题八谈》一书说:“这个学派是同政治密切相关的,是以治国安民、经世致用、稳定社会、协调关系、完善人的德性为最终目的的。”下列关于这个学派发展路径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形成
B.隋唐时期成为正统思想
C.明末清初被批判继承
D.理学到元、明、清时期成为官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项明显错误,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09年2月广东湛江市高考测试题(一)27题)(14分)在近代中国,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曾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表格中关于这两个派别关系的表述,只有一组是准确的,请加以判断并简要论证。
第一组
| 针锋相对、势不两立
|
第二组
| 齐心协力、相得益彰
|
第三组
| 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
参考答案:第三组:异曲同工、殊途同归。(2分)“异曲”:维新派主张改良
本题解析: 本题应从维新派和革命派各自的主张,以及他们对中国历史进程的作用、结局来思考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中以“两面三刀”来概括法家思想的特点,“两面”指的是赏,罚,“三刀”指的是(????) A.法、智、信 B.仁、义、礼 C.法、术、势 D.法、智、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法家主张通过法、术、势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韩非子的学说,后来成为秦代的官学,对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起了积极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下面属于儿童到成人的年龄称谓且按从小到大年龄称谓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束发 ②而立 ③垂髫 ④总角 ⑤期颐 ⑥弱冠 ⑦耄耋 ⑧不惑 ⑨花甲 ⑩豆蔻 A.②⑦⑤⑧① B.③④⑩①⑥ C.①③⑤⑥⑩ D.④⑥⑨⑩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年龄的理解。束发一般是15岁左右。而立时30岁。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指的是7到8岁。期颐指的是100岁。弱冠指的是男子20岁。耄耋指的是八九十岁。不惑指的是40岁。花甲指的是60岁。豆蔻指的是13-14岁。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唐朝战略思想家李筌在《太白阴经》中指出:“国愚则智可以强国,国智则力可以强人。用智者,可以强于内而富于外;用力者,可以富于内而强于外。”以下思想与实践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A.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B.“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教育战线上“扫四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于材料强调以智强国,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思想家对教育的重视,必须发展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强国之梦。B项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为正确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