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26年8月)朱德被派往四川去劝说他的老同事、四川军阀杨森同北伐军合作。杨森向朱德信誓旦旦,说他渴望参加国民革命事业,可是必须有钱发饷。国民党可以给他多少钱?……(经过劝说)杨森总算未派部队去帮助他的盟友吴佩孚。……甚至在铁军拿下武汉后,杨森还在踌躇不决。从湖南和武汉逃出来的地主和实业家对杨森说:北伐军里有许多军官本身就是地主或资产阶级子弟,他们参加北伐,并不是想叫农民来抢夺和没收他们的土地或其他财产。农民协会在各地成立,而且有些地方甚至没收并分了土地。国民政府反对这样做,可是农民却充耳不闻。北伐军总
参考答案:⑴同北洋军阀的矛盾:攻打武汉吴佩孚;农民同封建势力的矛盾:农
本题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辨别和从中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的能力。第一问用材料中的事例说明当时国民革命运动面临哪些重大矛盾?主要从材料中分析提炼。关键是要紧扣与问题有关的语句,如“农民协会在各地成立,而且有些地方甚至没收并分了土地。”这反映了农民同封建势力的矛盾、“国民党大部分‘有地位’领导人都反对三大政策”这反映了国民党内部的矛盾、“两艘英国炮舰溯江而上,在遇到(杨森部队)抵抗后,就把炮口指准万县,一下子炮轰了两个钟头,打死了五千名中国人,万县成了一片火海。”这反映了同帝国主义的矛盾等。第二问中国共产党当时采取什么策略才有可能使革命取得胜利?要求将材料与教材相关知识相结合来回答。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上述材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不再照搬苏联的革命经验
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根本性认识
C.放弃了原有的民主革命任务
D.以民族利益为重,团结国民党抗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主要原因是因为
A两次鸦片战争都迫使清政府签定了不平等条约
B.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C两次战争中中国都战败
D.两次战争都是英国发动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关系。“继续” 的含义是对前一事件有本质连续关系的另一事件 ,战争中最能体现其本质的因素是根本目的,故选B。
点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指:
(1)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3)战争的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英国曼彻斯特的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然而鸦片战争10年后一个叫米契尔的英国人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这个国家9/10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上述材料不能反映[???? ]
A.英国商人想用经济手段打开中国大门
B.传统的小农经济对工业品的顽强抵抗
C.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
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用排除法,结合近代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影响可知②项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③应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带来的恶劣影响,这两项均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影响不相符合,①④⑤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故答案选D,A B C三项组合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