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本,封皮上有“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的字样。当时“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参与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
A.促进国共联合抗战
B.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C.建立何种政治体制
D.与各民主党派协商建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研读图,此图反映的军事行动

A.表明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
B.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
C.主要为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军事行动是指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等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将战争由解放区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AC是对应1948年9月——1949年初的三大战役;D是对应1949年4月开展的渡江战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伴随着欧洲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国步入近代社会。为救亡图存,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饶地抗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图一??《资政新篇》书影
参考答案:(1)
图号
反映大事
主要领导人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首先判断出图一《资政新篇》为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图二 反映的是辛亥革命与民国建立;图三反映的是五四运动。然后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2)注意归纳线索,近代前期的四次列强侵华战争(要包括1883-1885年中法战争,应该是五次),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此过程中,为挽救民族危亡,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先后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由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运动先后失败,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也使中国避免了沦为殖民地的厄运,并把中国革命推进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点评: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是在列强入侵和世界革命形势影响下进行的,所以复习时应注意联系当时的世界历史背景,也可以联系必修2中的“工业革命的影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3中的“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选修2“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等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主要是因为[???? ]
A.与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国家多达11个
B.列强在北京的侵略势力扩大
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列强重新确立慈禧太后的封建统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表是小张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能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 ]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