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推动这一模式形成发展的是(???)
①耕作工具不断改进
②生产组织的小型化
③水利设施逐渐完善
④土地兼并日趋加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判断题 读下图,这一农业耕作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战国
B.西汉
C.唐朝
D.南宋
3、判断题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此时再想创业增加投资,不但无利可图,甚或会本钱无归
。”……在此情况下,“浪费人力的文化逐渐形成:妇女裹小脚,生八人大轿,妻妾奴婢成行”……与此对应,为节省人力而创设的各种机器,便变为“非当务之急”了。费正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
A
4、判断题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往往足君子之泽,数世而斩。所谓‘千年土地八百主’的谚语正是惯见人世沧桑之后的概括。”文中的谚语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
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
B.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变迁
C.自然经济渐趋瓦解
D.土地所有权的非连续性
5、判断题 .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奇观。正因为有了它的引水灌溉,蜀地才有了“天府之国”的美誉。这里的“它”是指
A.郑国渠
B.井渠
C.都江堰
D.灵渠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