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屋子叫____;“材料”是____。(???? )
A.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
D.清朝封建统治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中体西用”,把中国儒家的伦理纲常思想作为治国之本,同时采用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840年1月18日,正在广州主持禁烟的林则徐向英国女王发出一封《谕英国国王书》,说:“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感激天恩,是以天朝柔远绥怀,倍加优礼”。这表明当时的林则徐
A.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已作好防备英国武装挑衅的准备
C.开始从器物上探求强国御侮之策
D.仍具有天朝上国的传统保守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林则徐是一个无知而又自大的清朝官员。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康有为在《与朱一新论学书》(即答复当时讲学广雅书院的独尊宋学的朱一新诘难他新学的陈述)中说:“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以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康有为作此论断的主要意图是
A.阐明中西伦理的共通性
B.论证变法的合理性
C.强调儒家道德的重要性
D.说明启蒙思想的普世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以考之则不然。”说明康有为是借东西方文化有相通之处,从而证明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因此选B.
点评:历史事件的目的一般分为根本目的、主要目的和直接目的:?1、根本目的:如果事件或政策、措施是统治者所为,那么其根本目的一般是为了维护或巩固其统治(如**王朝的统治、**阶级的统治等),在做选择题时,如果需要区别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的话,关键要看选项中哪一项和其统治利益最接近。???2、主要目的:根本目的其实就是最主要目的,其他主要目的是指当事者除根本目的外想要达到或希望实现的各种结果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目的。一般来说,长远目的比眼前目的主要,全局目的比局部目的主要,集体目的比个体目的主要,深层次目的比表面目的主要。3、直接目的:顾名思义,就是当事者想要达到的表面的、浅层次的目的。有时直接目的表现为统治者的声明、宣称等口头表示。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载,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只有12种;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6种,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书籍。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思想家与革命派都希望得到日本支持
B.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
C.维新思想家利用日本学术思想反击顽固派
D.中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在解答本题过程中要充分发掘题干中的有关信息。联系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道路的过程,大致经过了“向西方学习”、“向东洋学习”和“向苏俄学习”三个过程。甲午战败后暴露中国的落后与日本的先进,中国知识界萌生了“向东洋学习”这一现象,大量翻译和介绍日本的书籍。因此应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材料中“臣”的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实行君主专制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实行民主共和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题干中“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可知是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