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中四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1956年四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D曲线代表的是何种经济形式(???)

A.封建经济
B.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2、判断题 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改革开放的实行及综合国力的增强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3、判断题 下面是一幅反映城市生活的漫画,从图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①公交车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
②表达了对农民工阶层的关注
③交通工具的发展拉近了人们的距离
④批判了歧视劳动人民的观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判断题 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5、判断题 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以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下列相关认识,符合史实的是(????)
A.第一届人大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第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
C.第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干扰
D.第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