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世界历史主要是探讨和阐述人类历史自孤立分散发展为政体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历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他们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纵向序列。这个纵向序列并非一个机械的程式,不是所有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历史都无一例外地按着这个序列向前发展。横向发展是指历史又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政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世界历史直到这时才真正开始了它的存在。
——摘编自《世界史》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史实,并简述其对生产方式的影响。(6分)
(2)列举15、16世纪打破世界各地区“相互闭塞”状态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说明它们是怎样促成“整体世界历史”的形成的。(8分)
(3)请分别指出二战后促进世界历史“纵向发展”和制约世界历史“横向发展的因素”。(6分)
(4)简述清代“闭关锁国”局面是如何打破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以怎样的外交方式融入世界的?(10分)
参考答案:
(1)史实:铁犁和牛耕的使用推广。影响:集体劳作发展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要紧扣该问题的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该是铁犁和牛耕的推广;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明确该内涵后即可归纳出铁犁牛耕的重要影响。(2)结合问题中的时间特征“15、16世纪”,可以联想推动世界历史走向联合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其推行世界历史的整体性进程主要表现为结束各地的分裂状态,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3)结合材料中“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含义,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进入高级,“冷战”不利于东西方国家的横向交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一有关七仙女和董永美丽传说的戏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这就是
A.男耕女织的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B.冶炼技术世界领先
C.戏曲艺术独领风骚
D.刀耕火种是主要耕作方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史实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是
①江南农业迅速开发②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③佛教迅速传播④商品经济活跃,寺院经济膨胀[????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墨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掳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我国的东段边界,但直到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
参考答案:(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问,材料一中主要反映的是清朝时期自由移民,材料二中体现出了移民政策的两个特点,一个是政府主导移民,二是鸦片战争后由于侵略者的侵略对移民的影响,这是移民的原因上分析其特点。再由移民的来源分析,主要都是由邻省移来。材料中的“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 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表明移民的扩大与政府承认移民的合法化。
(2)第二问,移民的作用也有规律可遵循,回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环顾世界,在所有的农业文明中,惟有中国文化发展得最细密、最精致、最富于情趣。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农业文明可以与它匹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3分)。
材料二?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到秦统一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十小农经济十君主官僚体制”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
参考答案:(1)基本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为辅的产业结构;男耕女织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