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地方行政制度具有很强的割据性的有(???)
(1)西周诸侯国??????(2)西汉的王国?????(3)唐朝的藩镇?????(4)元朝的行省
A.(1)(2)(3)(4)
B.(1)(2)(3)
C.(2)(3)(4)
D.(1)(2)(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地方行政制度具有很强的割据性”是指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结合史实可知元朝的行省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产物,这与题意要求不符合,应该直接排除(4),(1)(2)(3)项地方势力均很大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符合题意要求,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组合错误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某一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这评价的是???????????????????(???)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二府三司制
D.内阁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材料中“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和“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体现了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
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
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
C.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
D.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含义是指宰相制度的废除使明代政治进入一种恶政阶段,反过来说明宰相制度在中国政治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即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答案选D,A与题意无关, B C两项表述与题意相反。
点评: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是一对基本矛盾,自秦代建立,这一矛盾便凸现出来,随着王朝的更迭,矛盾益发突出,最终至明代,宰相制度被废除,这一矛盾最终得到了解决。须要关注的是明代废除丞相制度,实际是废除了中书省这一整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宋代为了集权,实行重文轻武,一职多官,使官僚队伍迅速扩大,造成冗官的局面,宋代三司专门负责财政,地方设立转运使,经济管理的机构明显增多,北宋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为了削弱统兵大将的权力,北宋实行统兵权和调兵权相分离的制度,使军事将领失去了主动性,故C项正确;ABD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集权的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材料二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材料三 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
—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
材料四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一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4分) 请用明清时期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的具体成果。(4分)
(4)概述材料四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主要观点。(5分)
参考答案:
(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分析与认识。回答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首先要梳理这两个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有哪些,然后再归纳总结:“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回答“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时,要结合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来分析理解。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回答时要按照问题的要求,从材料中分析归纳答案。如材料“……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揭示了其意义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分析与认识。回答“第一枪”要结合材料“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从反封建帝制这一角度归纳总结。回答“第一步”要结合材料“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从民主政治这一角度解答。
第(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回答时要紧扣材料,从材料中分析归纳总结答案。如材料“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容及历程;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成就及意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历程?成果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