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各顶中,不符合美国“冷战”政策基本特征的是(???)
A.对西欧实施经济援助计划
B.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支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
D.发动越南战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A.对西欧实施经济援助计划B.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支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以上三项都是美国在与苏联进行的冷战的过程中的表现;而D.发动越南战争这并不属于冷战而是属于热战,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冷战是指美国和苏联及他们的盟友在1945年至1990年代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冲突和竞争。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对抗双方都尽力避免导致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人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近年来随着国际政治力量的消长和重组,体现在地缘政治不断有热点凸显,有的媒体甚至以“新一轮冷战”来形容当前的国际关系。这一现象也引发了学术界对一战后美苏冷战的重新关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冷战爆发以来,国际学术界对冷战起源的研究持续不断先后出现了“正统派”、“修正派”和“后修正派”等三个学派。“正统派”在40~50年代占据主流。他们认为,苏联寻求世界霸权是导致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修正派”在60年代成为主流。他们认为,冷战的爆发应该由美国负责。资本主义的经济需要一个世界体系,而美国的决策者们担心.苏联和其周围的共产党国家会与世界经济体系相互隔绝,因此对苏联发动了冷战。“后修正派”于70年代兴起。他们认为,美苏两国的实用主义政策,以及双方的一系列决策错误与误解,是冷战发生的重要原因,双方对冷战的爆发都负有责任。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把研究的视野扩大到了欧洲和亚洲,探讨了英国、中国和朝鲜等国家在冷战中的作用。?
——徐蓝《冷战的起源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二?进入7 0年代以后,冷战史研究的大环境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冷战初期的有关档案资料在美国等国开始解密,美苏两大国之间“缓和”体制的逐步建立,又抽去了国际关系中冲突性因素的紧迫性。随着国际政治对抗中“常规化”趋势的出现,冷战中意识形态对峙的因素也进一步淡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后修正派”开始崛起。……进入90年代以后,苏联及其集团的瓦解又为学者们在不同程度上打开了接触利用前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档案资料的大门。与此同时,美国及一些西欧国家的档案资料(尤其是与冷战走向结束的进程有关的资料)也进一步开放。
——陈兼、余伟民《“冷战史新研究”的源起、学术特征及其批判》。
材料三?一些当时发生时看似严重的事件,在之后反观时经常被证明为无足轻重;而另一方面,一些看似无足轻重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事件的后果得以充分展示,从而这种变化反而会变得举足轻重。
——(英)理查德·克罗卡特《50年战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际学术界对冷战起源基本观点的变化。(4分)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70年代起学术界对冷战责任认定变化的原因。(8分)
(3)结合所学知识,以20世纪50年代国际关系中的两个典型事例来论证材料三中所提到的“一些看似无足轻重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反而会变得举足轻重”。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研究国际关系史时应注意怎样的原则?(7分)
参考答案:(1)变化:认为40、50年代苏联应负主要责任;(1分)60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可以看出材料一讲了三个阶段,仔细分析三个阶段的主要的观点即能回答本题。这种研究,开拓了史学研究的范围。(2)70年代起学术界对冷战责任认定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主要表现有美苏大国关系的“缓和”;意识形态对立的淡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美、苏等冷战档案的开放,得以重构冷战史实等。(3)此题需要对相关的历史阶段的国际关系较深的把握。知道一种政策出现之后对后世的影响等。可结合教材知识灵活作答。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冷战的起源以及美苏两国为冷战担负的主 91Exam.org要的责任的问题。冷战是美苏在战后因为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进行的激烈的较量。美苏两国进行了激烈的对抗。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出台了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组建了北约。苏联则成立了共情局、经互会和华约与之对抗。配合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对抗,宣传上也是对抗的重要阵地之一。冷战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使世界分裂为两部分,时刻处在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但是美苏冷战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科技的巨大的发展,也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美、日、中、俄以及欧盟五大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A.相互竞争、相互制约
B.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C.联合斗争、利益一致
D.平等互利、力量均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材料一???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1)材料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结合战后的国际背景进行分析。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2)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形成的,从而使美国确立了战后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4分)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
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3)美国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崛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2分)
材料三: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4)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大国实力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四、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5)合史实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10分)
(6)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决定国际格局的根本因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8分)战略意图:领导世界,攫取世界霸权。国际:欧洲强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可以得出美国战后的战略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战后的战略意图的原因。美国战后的战略意图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两极格局。
(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从而使美国确立了战后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3)本题主要考查多个力量中心崛起的原因及影响。结合教材知识,美国的挑战主要崛起力量:欧共体和日本、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分析中国崛起的因素。从国内改革发展和对外经济、政治方面的政策、措施等来归纳;影响:冲击两极格局,构成世界多极化趋势。
(4)本题主要考查苏联解体后国际格局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大国实力出现的变化:一超多强;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5)本题主要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决定国际格局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美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
C.向苏联、东欧国家进行经济渗透
D.帮助西欧国家实现经济复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再认再现能力和对相关内容的比较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弄清“根本目的”的含义:即最重要的目的。联系教材可知“马歇尔计划”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它实际是以“复兴欧洲”为名,借经济手段来稳住资本主义阵营,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
本题难度:简单